298846人加入学习
(6人评价)
2021年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精讲课
价格 ¥ 1280.00
该课程属于 2021心理咨询师(中科院)-实操就业三证班 请加入后再学习

精神分析理论解释异常心理现象是从两个基本命题出发的,这两个基本命题,用弗洛伊德的话来说就是:“精神分析第一个令人不快的命题是: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至于意识的心理过程则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部分和动作……精神分析认为心灵包含有情绪、思想、欲望等作用,而思想和欲望都可以是潜意识的。”“第二个命题也是精神分析的创见之一,认为性的冲动,广义的和狭义的,都是神经病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这是前人所没有认识到的。”

马斯洛认为心理异常最基本的表现是“存在焦虑”,这种“存在焦虑”就是“存在”和“责任”的冲突。人本主义的关键词:潜能、价值、尊严、自我实现。

[展开全文]
刘后秀 · 2021-10-03 · 第四章 概述 0

应激相关障碍

适应障碍

人格障碍

 

[展开全文]
苏朝波 · 2021-10-13 · 50、第四节 常见精神障碍6 0

自我对话(自编自演自导)

(一)早起沟通的手势

(二)听的语用技能

(三)说的语用技能

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一。个性的初步形成

(一)显示出比较明显的气质特点

自我意识的发展

(二)表现出一定的兴趣爱好差异

(三)表现出一定的能力差异

(四)最初的性格特点的表现

二,自我情绪体验的发展

(一)幼儿的自尊感随年龄的增长而迅速发展

(二)幼儿期自尊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预测

(三)影响儿童自尊的因素

1.父母的教养方式

2.同伴关系因素

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

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

自我评价能力在3岁儿童中还不明显,开始发生的转折年龄在3.5-4岁,5岁儿童绝大多数已经进行自我评价了。

其特点:

1.从依从成人的评价发展到开始独立的评价

2.从对外部行为表现的评价发展到对内在品质的评价。

3.从简单笼统的评价发展到较为具体的评价

4.从主观情绪性评价发展到初步客观性评价

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

自我控制能力在3,4岁儿童中还不明显,发生转折的年龄在4-5岁,5-6岁儿童绝大多数都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

儿童自我控制的4种类型:运动抑制;情绪抑制;认知活动抑制;延缓满足(长期坚持)

三。幼儿期儿童认同的发展

(一)认同其对儿童发展的意义

(二)幼儿期儿童日认同的对象

四。儿童发展的第一叛反期

(一)第一叛反期发展性特点

1.有其特殊的心理需求和行为表现

2.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二)父母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的进行教育

势:孩子心理成长的规律,不以父母的意志转移而转移。

幼儿期的心理卫生

一。组织多种形式的游戏

二。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

三。培养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四。培养其独立性

 

 

 

[展开全文]

一。幼儿记忆的发展

(一)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1.无意识记为主,有意识记发展较迅速

2.形象记忆为主,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3.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同时发展并相互作用

(二)幼儿的记忆策略

1.儿童记忆策略的发展

①基本上没有记忆策略(5岁以前)

②经指定能够运用记忆策略(5-8,9岁)

③主动自觉地运用记忆策略(10岁以后)

2.幼儿后期能运用的记忆策略

视觉“复述”策略

复述策略。

特征定位策略

二。幼儿思维的而发展

幼儿思维的两大特点:

1.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具体形象性思维

2.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一)具体形象性思维是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

1.思维具体形象性的额特点:可塑性,动态性

2.幼儿认知发展的趋向性: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片面到全面,由浅入深

3,自我中心现象

4,有一定的计划性和预见性

(二)逻辑思维初步发展

1.幼儿所提问题类型的变化

2.幼儿概括能力的发展

(1)事物概念的发展

(2)类概念的发展

3.幼儿推理能力的初步发展

(1)幼儿最初的推理是转导推理

(2)对熟悉事物的简单推理

三,幼儿想象的发展

(一)无意想象经常出现,有意想象日益丰富

(二)再造想象占主导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三)通过良好的教育和训练,幼儿的创造想象会得到显著发展

1.幼儿创造想象的新颖性

2.幼儿创造想象的神奇性

3.幼儿创造想象的超越性

4.幼儿创造想象的未来指向

一,言语发挥在那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语言是儿童人际交流的工具

(二)言语是有助于儿童适应环境的重要工具

(三)在儿童超越具体环境进入新的境界过程中,言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四)言语发展是幼儿期心理发展的助推器

二。幼儿词汇的发展

 

 

 

 

 

 

[展开全文]

幼儿初期(小幼儿班)的心理特点

1.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如高兴时听话,不高兴时说什么也不听)

2.爱模仿(多为孩子树立模仿的样板)

3.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用手一块块数糖果,捏橡皮泥边做边想或者先做后想)(具象思维)

幼儿中期(中班幼儿)的心理特点

1.爱玩,会玩(角色游戏的高峰期,能计划游戏内容,情节,分配角色)

2.思维具体形象

幼儿晚期(大班幼儿)的心理特点

1.好学,好问

2.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

3.个体初具雏形(开始能控制自己,做事不再“随大流”,比较有“主见”;显现出个体差异)

幼儿的游戏:

一。游戏是幼儿期的主导活动

二。对游戏的理解和解释

(一)古典游戏理论

1.精力过剩论:席勒(德国诗人,哲学家),斯宾塞(英国哲学家)

2.重演论:霍尔(美国心理学家)

(二)现代游戏理论

1.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

2.认知学派: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

三。游戏的发展

(一)机能游戏

(二)象征性游戏

(三)规则性游戏

四。幼儿期象征性游戏的特点

1.以主题游戏为主

2.运用与现实物相仿的代替物

3.通过想象建构虚假游戏情境

4.游戏中富有创造性

5.游戏的动机重在活动过程

人的大脑真实和想象共用一片大脑

五。游戏的社会性发展

1.非社会性游戏:独自游戏,旁观游戏

2.平行游戏

3.社会性游戏:协同游戏,合作游戏

六。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1.游戏是幼儿活动和情感愉悦的精神寄托

2.游戏是促进幼儿认知发展与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渠道

3.游戏是幼儿之间社会交往的最好园地

4.游戏是幼儿实现自我价值的最佳载体

 

[展开全文]

二,婴儿词汇的发展

(一)词汇量的发展

1-1.5岁半获得第一批次(30个月内多接触,多听)词汇量月50左右

3岁词汇量达到1000左右

(二)掌握词汇的特点

三,婴儿句子的发展

(一)单词句到多词句

(二)简单句到复合句

四,婴儿与成人之间的言语交往

五,语法的获得

1.5-2.5是婴儿获得母语基本语法的关键,儿童基本能掌握母语的语法规则

言语获得的理论

(一)后天学习理论

1.强化论:巴浦洛夫,斯金纳

2.社会学系说:班杜拉,布鲁纳

(二)先天成熟理论-转换生成说:乔姆斯基

1.语言是利用规则去理解和创造的

2.语法是生成的(LAD)

3,。每一个句子都有其深层和表层架构

(三)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理论:皮亚杰

(在什么样的环境,什么样的语言环境,学到的语言不同)

一,婴儿的气质类型

1.按活动特性划分(巴斯等)

(1)情绪性

(2)活动性

(3)冲动性

(4)冲动性

托马斯和切斯根据适应性,生活节律,情绪状态,趋避性等表现将婴儿气质分为三中类型

(1)容易抚养型(40%):行为倾向于有规律,容易适应。教育策略:防止今后面临复杂冲突时无法适应。

(2)抚养困难型(10)吃,水都不规律。教育策略:充满爱心,耐心

(3)发展缓慢型(35%)(心理上发展缓慢)对心经验适应缓慢,很少表现出强烈的情绪。驾驭策略:顺其自然,因势利导。

(二)婴儿气质的稳定性特征

(三)婴儿气质的可控性和可变性以及其与教养的关系

1.婴儿气质对早期教育的影响

2.早期教育对婴儿气质的影响作用:“拟合优化模型”

二、婴儿基本情绪的发展

(一)婴儿兴趣的发展

1.先天反射性反应阶段(出生-百日前后)

2.相似性物体在认知觉阶段(半岁前后)

3.新异性事物探索阶段(1岁前后)

(二)婴儿的社会性微笑

1.自发性微笑(0-5周)

2.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周-4个月)

3,。有选择性的社会性微笑(4个月以后)(婴儿的自主认识更强)

(三)婴儿的社会性哭泣

1.自发性的哭

2.应答性的哭

3.主动操作性的哭

生理反射性的哭-应答性的哭-操作性的哭

新生儿有多种不同模式的哭声,啼哭的规律都是相同的

婴儿啼哭的5种原因:饥饿,瞌睡,身体不佳,心里不适,感到无聊

(四)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三阶段(母乳的孩子突然断奶)

(五)情绪对婴儿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1.情绪是婴儿早期适应环境的首要心理承担要素

2.情绪是激活婴儿心理活动和行为的驱动力

(1)本能性的驱动力

(2)心理社会性驱动力

3.情绪的社会性参照功能

表情和内在相关性在早期并不存在

三,婴儿的社会性依恋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着(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无意识的偏好或者喜好)

(一)婴儿依恋的发展阶段

鲍尔比等的四阶段划分: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人人如此)

2.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偏爱熟人)

3.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恋母情节)

4。互惠关系形成阶段(能接受母亲的暂时分离)

(二)婴儿依恋的类型(安斯沃斯的三中类型)

1.回避型依恋(20)

母亲(依恋对象)在场或不在场对这类儿童影响不大,母亲离开时他们并无特别紧张或焦虑的表现母亲回来了,往往不予理回,有时也会欢迎母亲的到来,但只是暂时的,一下又走开了(回避)。他们接收陌生人的安慰,婴儿并未对母亲产生依恋的“依恋”

2.安全型依恋(65-70)(容易受骗或者受害)

当最初和母亲在在一起时,很愉快;虽有陌生人,但是有些警惕;母亲离开,停止玩耍,进行探索以及哭。当母亲返回,显得同母亲在一样,继续跟陌生人完。

3.反抗型依恋(10%)(世界上没有好人)

有很高的分离焦虑,由于母亲的离开而感到强烈不安;当再次和母亲团聚时,他们一边试图主动黏住母亲,另一方面又对来自母亲的安慰进行反抗

(三)早起教养对依恋的影响

恒河猴社会性剥夺实验

剥夺母子交往对儿童心理发展有如下损伤:

1失去爱与被爱权利

2失去与客观世界“中间人”

3周围环境成了没有应答的“死环境”

4缺乏母子身体接触,使情绪中枢发育不良,造成儿童情感障碍

(因为没有太多的身体接触,孩子可能患上皮肤饥渴症)

2.衡量婴儿期母亲教养方式的三个标准

(1)反应性

(2)情绪性

(3)社会性刺激

婴儿自我的发展

自我意识:意识的一种形式,是关于作为主体的自我的意识,是关于人我关系的意识。例如:自我感觉,自我评价,自信心等等

认识自己,把自己作为主体从客体中区别出来

(一)婴儿自我的发展过程

哈特的三阶段

1.主体我的自我意识(5-15个月)

2.客体我的自我意识(15-24个月)

共识(客体与主体无法分离)

婴儿期的心理卫生

1,。充足的营养和睡眠

2情感需要,建立安全型母婴历练

3针对不同气质类型特点,积极对待婴儿

4促进婴儿认知活动的发展

安全感的建立是由婴幼儿时间的童年经历就以及奠定依恋的模式

尽量给一点前置教育

 

 

[展开全文]

人到底开始如何从婴儿时候,通过观察外在表现行为了解内在心理变化;一个人内在的心理变化会影响外在部分

婴儿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1.言语真正形成,初步掌握本民族言语

(学习母语:模仿)

2.思维能力出现,直觉行动思维是思维的主要表现

3.自我意识萌芽

新生儿的发展

一,新生儿的反射行为

(一)具有生存意义的无条件反射

(二)没有适应价值的无条件反射

二,新生儿的生活行为模式

三,新生儿的心理发生

(一)以感觉的产生为指标

(二)以无条件反射为指标

(三)以出现条件反射为指标

一,婴儿大脑的可塑性,可修复性

(一)婴儿大脑的可塑性

(二)婴儿大脑的可修复性

二,婴儿的动作发展

(一)动作的发展对婴儿心理发展的意义

1.动作是婴儿心理发展的源泉

2.动作是婴儿心理发展水平的指标

3.动作的发展使婴儿获得探究环境的新手段

4.动作的发展促进婴儿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二)婴儿主要动作的发展

1.手的抓握技能

2.独立行走-是婴儿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意义:变被动为主动,扩大认知范围,增加与周围人交往的机会,更容易的表达意愿

(三)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性

1.从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发展。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性的,散漫的,以后逐步分化为局部的,准确的,专门的动作。

2。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

儿童约从出生后第三个乐器,一种不随意的手的抚摸动作就开始了。他无意的抚摸着襁褓或被褥,抚摸自己的小手。到第五个月左右,由于抚摸动作的不断反复,同一个动作总是引起同一个结果,这就形成了反映事物关系的稳固的感觉-运动表象

3.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1)“头尾原则”

(2)“近远原则”

(3)“大小原则”

彪勒实验

把毛巾放在2个月儿童的脸上,就引起全身性的乱动

把毛巾放在5个月的儿童开始出现比较有定向的动作,双手向毛巾方向乱抓。

把毛巾放在8个月的儿童,能毫不费力地拉下毛巾。

无目的-有意识性的过程

婴儿的学习

一、模仿学习

二、条件反射学习方式

三、偏好新颖刺激的学习形式

 

婴儿的认知发展

一,婴儿感知觉的发展

(一)研究方法的突破

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习惯化是指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成习惯而不再反应。去习惯化是习惯化形成之后,如果换一个新的不同刺激,反应会增强。习惯化与去习惯化的整个过程合称为习惯化范式。(刺激偏爱程序)

根据对不同刺激物注视时间长短,了解孩子辨别能力和图形偏爱程度

(二)婴儿感觉的发展

1.视觉技能的发展

视觉集中:出生后3周视线开始集中,26厘米处一理想的视焦点

视觉追踪:追视移动的红环(出生后12-48小时)

颜色感觉:辨别颜色能力(出生后15天);辨色能力七本趋近成熟(3-4个月)

对光的察觉:察觉光的闪烁(生后24-96小时)

视敏度:视觉灵敏程度

2.听觉技能的发展

听觉辨别能力:对声音的反应主要有三种表现,即感受抚慰,警觉,痛苦。

语音感知:尤为偏爱母亲的声音。

音乐感知:偏爱轻松优美的音乐曲调

视听协调能力:定位。

(三)婴儿知觉的发展

1.跨感觉通道的知觉

2.模式知觉(范兹“视觉偏爱程序”设计)

3.深度知觉

吉布森的视崖实验

人对深度的感知觉天生就有的,并不是后天培养的

婴儿注意和记忆的发展

(一)婴儿的注意

(二)婴儿的记忆

1.记忆发生时间(1)传统观点:新生儿期

(2)研究新发现:胎儿末期

儿童记忆的发生一般采用两种测量指标:

①习惯化,儿童出生后1-3天就出现对熟悉图形的记忆

②条件反射,儿童对条件刺激物作出条件反射。儿童生后10天左右对出现对母亲的最初的自然条件反射

人工挑拣反射后1-3天

0-3个月,反复训练形成的眨眼条件反射可保持10天,月,记忆可保持30天

3-6个月,长时记忆有很大发展,保持数天或数周

6-12个月,长时记忆继续延长,出现“认生”

12个月以后,延迟模仿出现,标志着表象能力悍然再现能力逐步成熟。

 

 

[展开全文]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原则

价值中立原则:不要带这“预设”的立场和个人偏见。

系统原则:系统的分析问题。

社会学习论:联想、强化、模仿

[展开全文]

(三)心理起源于动作,动作是心理发展的源泉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核心“发生认识论”

主要研究人类认识(认知,智力,思维,心理)的发生和结构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建构说

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图式:指动作或活动的结构或组织,即认识结构。婴儿最初的图式是一些不能的动作,来自遗传。

同化:主体把环境刺激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图式即认知结构的过程,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认知结构,使图式发生量的变化。

顺应:主体的图式不能适应客体要求时改变原有的图式(即已有的认知结构)或创造新的以适应环境需要的过程,也称为异化,使图式得到值得变化。

平衡:主体发展的趋势。平衡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机能实现的

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1)成熟(2)经验①物理经验②数理逻辑经验(3)社会环境(4)平衡化

人的心理发展趋向于动态的平衡状态

一,心理发展的连续论

二,心理发展的阶段论

三,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一)心理发展的不均衡与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二)心理发展中的量变,质变关系与心理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四,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

以认知结构发展特点为标准的划分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凭借感知和动作经验适应外部环境。手的抓取和嘴的吮吸主要手段,大约在9-12个月,获得客观永久性。(边界感,控制感)

2前运算阶段(2-6,7岁)

凭借表象思维适应环境,具有了符号功能,但不能很很把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语言数字,情绪)

(1)泛灵论(2)自我中心主义(3)不能理解整体和部分的(4)思维的不可逆性(5)缺乏守恒

3.具体运算阶段()6,7-11,12岁

获得守恒概念,思维具有可逆性,但需要具体

4.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后)

凭借抽象推理适应环境

(1)思维形式摆脱了具体内容的束缚

(2)能进行假设演绎推理

自我学习的区分,从具象到抽象的概念,从物体部分到情感部分的演进(跟人认知的过程是有相关性的)

(二)艾里克森

婴儿期(0-2)信任感-怀疑干 品质:希望

婴儿后期(2-4岁)自主感-羞耻感 品质:意志

幼儿期(4-7岁)主动感-内疚感 品质:目标

童年期(7-12岁)勤奋感-自卑感 品质:能力

青少年期(12-18岁)角色同一感-角色混乱感 品质:诚实

成年早期(18-25)亲密感-孤独感 品质:爱(人格相对稳定)

人会非常从一个个体进入一段关系,如果在这一段关系当中,没有获得如他预期的(良好的)亲密感,他会选择享受自我的孤独感。

没有良好的关系,或者是心动的感觉或者心理上的冲动(亲密阶段和孤独阶段游走)

成年中期(25-50岁)繁衍感-停滞感 品质:关心

成年晚期(50岁以后)完善感-失望感或厌恶感

品质:智慧鲜明

艾里克森心理发展观:人的心理 发展源于心理需求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即心理-社会危机

危机的解决过程就是心理的发展过程。

第五单元: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

一,内动力指人类所具有的自生成,自发展的心理动力

二,外动力指家庭和社会文化环境对儿童的影响和教育作用

三,儿童心理发展史内动力和外动力相互作用。

关键期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 )个体早期发展的优劣对毕生心理发展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二)儿童早期是独特的发展时期

(三)儿童早期的发展变化既迅速又显著

(四)儿童发展的早期对负面影响(营养不良)最为敏感,甚至影响终身

叙事心理学:人生是由一个个故事构成,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主线故事,人生会走到一个路口,然后有一个支线故事,有可能就走向了某一个支线,最后把支线故事转为主线故事。

儿童心理学诞生的研究基础

福禄贝尔的“恩物”,达尔文

达尔文对心理学的重要意义:(1)发现动物和人类心理的连续性

(2)强调心理适应环境的作用(3)开拓儿童心理与个体差异心理学新领域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儿童心理》(19世纪后半期)

(3)儿童心理学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期

(1)霍尔的复演说

(2)施太伦的人格主义学派

(3)杜威的机能主义观点,儿童中心说以及实用主义教育

(4)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最强调童年经历)

(5)华生的行为主义(操作性反应条件(刺激物))(认知也是如此)

(6)皮亚杰发生认识论

(7)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展开全文]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和特殊性

(一)研究的功能

1.描述2.解释3.预测4.控制

(二)研究的特殊性

1.过程性。2.动态性

从现在的状态找到童年经历;从孩子的童年经历进行干预,去影响到还在成年以后部分的内容

心理学是演进过程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方式

“研究设计方式”,好比战争中的“战略问题”,而“研究方法”是指“”战术问题。

根据不同标准研究方法可分为:(1)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2)相关研究与因果研究(3)个案研究与组群研究(4)血缘关系研究与跨文化比较研究等。

二十四品格优势

(如何证明是有效的)

1.横向研究的内涵:1.横向研究的涵义(同一时间)

2.横向研究的优点(1)适用性(2)时效性

3.横向研究的缺点:(1)人为的联结性(2)组群效应

(中立角度上客观辩证的去看待心理学)

(二)纵向研究设计

1.纵向研究的涵义(小罗伯特实验:研究小男孩在受到惊吓后的反应)(时间)

2、纵向研究的优缺点

(三)纵横交叉研究设计

1.交叉设计的涵义

2.交叉设计兼有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的优点

游戏不需要任何延迟满足,即刻满足

三,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势

(一)跨文化比较研究

(二)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研究

(三)研究方法的整合

(四)训练研究和教育实验越来越受重视

单因素对遗传和环境量大基本因素持“非此即彼”的观点

一、遗传因素决定心理发展(20世纪初)

高尔顿“一辆遗传胜过一顿教育”

二、环境因素决定心理发展(20世纪初)

华生 行为主义的心理学家

片面的机械决定论

三、遗传与环境共同决定心理发展(20世纪中叶)

二因素的基本光电

二因素论(20世纪中叶)主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心理的发展;把两者视为相互孤立存在的因素;他们关注各因素在心理发展中发挥作用的程度。

施太伦(德国),吴伟士(美国)

四、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行为发展

班都拉:习得社会行为的主要方式

1.观察学习

2.替代性强化

五、社会文化因素决定心理发展

维果茨基心理的实质: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

(一)高级心理机能的制约因素

(二)文化历史的因素是智力发展的源泉

1.社会文化活动是智力发展的源泉

2.以语言为中介心理活动发生质变

(三)教育和教学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最近发展区

2.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3.学习和指导的最佳期限

(1)以个体的发育成熟为前提

(2)以一定的心理技能发展为条件

不仅是知识,还有引导

六、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儿童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皮亚杰(认知发展学派 ):1.在心理发展中主客体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制约关系

2.主客体之间是相互转化的互动过程。

3.主客体相互作用受个体主观能动性的调节

(二)认知发展的本质适应理论和主动建筑学说

皮亚杰认为智力的本质是适应“只会就是一种更高级形式的适应

成长思维,固定思维

[展开全文]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基础性的分支学科,诞生于心理学、社会学两个母体。

形成两种取向:侧重心理学的、侧重社会学的

社会是人的有机结合

侧重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侧重于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

社会行为:人在社会情境(或想象社会情境)中的行为系统。

勒温提出了一个公式:B=f(P,E)、B指行为、P指个体、E指个体所处的情境、F指函数关系。

 

[展开全文]

儿童心理发展的一种趋势:

1.从简单到复杂:

(1)从不齐全到齐全

(2)从笼统到分化

2.从具体到抽象

3.从被动到主动

4.从零乱到成体系

抽象还是具象,体系还是凌乱,主动还是被动

发展心理学:了解孩子的心理的发展趋势,了解人的不同年龄段的发展趋势,从而得以运用,干预,纠正等等

心理发展中各年龄段的特征:

年龄特征:(1)本书将个体心理发奋为7个年龄阶段(婴儿,幼儿,童年,青春,青年,中年,老年)

(2)每个年龄阶段都有各自的心理特征

(3)“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儿童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2.年龄阶段的根源

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1.心理发展的动因:遗传和环境的作用(能有心理发展的出发点)(一些精神嘞疾病和心理障碍是具有遗传性的)(心理疾病的遗传)

2.心理发展的过程: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关系

3.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

4.关键期(敏感期)问题

(不仅仅是生理的阶段,更是心理年龄的阶段)区分和标签化的方式

超过7岁,潜伏期

刚开始,所有的动力来自于内在,后来所有的动力变成外在动力,当外在动力不再成为动力的时候,那些孩子的原本的内在动力也会消失。

人是一个驱动力的动物

人不可能永远生活在内动力当中

3-6岁关键期,跟成年以后的亲密关系有关

生活当中接触的敏感期(父母觉得叛逆期)

 

有的心理学家将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概括为“三个W”

1.what (是什么)描述或揭示心理发展的共同模式和特征

2.when(什么时间)这些模式或特征发展变化的时间。

3.why(什么原因)对发展变化过程进行解、分析影响其形成的各种因素。

 

 

[展开全文]

违背本人意愿地在脑海中涌现出大量观念,内容往往杂乱多变。属于强制性思维,又称思维云集,属于思维形式障碍。           强制性思维

 

思维鸣响是指突然听到自己思考的内容。

 

妄想性障碍又称偏执性精神障碍

突出的临床表现,是出现单一的或一整套相关妄想,并且这种妄想通常是持久的,甚至终身存在。妄想内容有一定的现实性,并不荒谬。个别可伴有幻觉,但历时短暂而不突出。病前人格多具固执,主观,敏感,猜疑,好强等特征。病程发展缓慢,多不为周围人觉察。有时人格可以保持完整,并有一定的工作及社会适应能力。

[展开全文]
李明2 · 2021-09-28 · 第四章 思维障碍 0

发展心理

心理正常,心理不正常

心理正常:心理健康,心里不健康

变态心理学:心理不正常

社会上绝大多数人处于心理正常,但心里不健康的状态

心理正常的人分为: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普社发)(不同维度)

个人的心理发展历程为主:

以年龄为标准:生理发展;智力发展;人格发展(心理年龄)

生理发展:胸腺时期(幼年时期)、松果腺时期(童年时期),性腺时期(青年时期),内分泌全盛期(成年时期),内分泌缺乏时期(老年期)

智力发展:感觉运动阶段(0-2岁),前运动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人格发展:信任感对怀疑感(0-2岁),自动性对羞愧(2-4岁),主动感对内疚(4-7岁),勤奋感对自卑(7-12岁),同一感对同一感混乱(12-18岁),亲密感对孤独(18-25岁),繁殖感对停滞感(25-50岁),完善感对失望(老年期)

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的落差越来越明显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幼儿期的心理发展;童年期的心理发展;青春期的心理发展;青年期的心理发展;中年期的心理发展;老年期的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的概念和性质:心理的种系发展;心理的种族发展;个体心理发展

弗洛伊德:成年人的所有身心问题都是有童年经历造成的

经验是塑造一个人的,有很多是从童年的经历形成的

潜意识:存在于意识之中,经过提醒,仍然不能被唤醒的部分

心理发展的性质:整体性;社会性;活动性;规律性(①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②方向性和顺序性;③不平衡性)

(一个人的心理是相对模糊的边界,并不存在清晰的边界,人是一个比各部分加在一起更大的存在)

心理发展的活动性:动态发展的过程,生命不止,发展不息(ing模式)

人为什么会出现心理问题:

活在过去分词或者将来时里面,可能就会容易出现问题

活在现在进行时里面,就会比较勇敢的去面对一些东西。

人的心理发展:有演进的过程,正在进行时,同时又是在活动的一个过程。

人的模式:情感,思维模式童年就开始存在的,很难改变,荣格的潜意识(国家或者民族是有点相同的)

能不能看到自己的行为模式,思维模式,认知模式,情感模式,会有规律性

[展开全文]

强迫的背后一定有焦虑!

 

[展开全文]
苏朝波 · 2021-09-27 · 48、第四节 常见精神障碍4 0

强迫症:

强迫思维

强迫行为

 

[展开全文]
苏朝波 · 2021-09-27 · 47、第四节 常见精神障碍3 0

注意问来访者对幻听是否自知!

紧张性:

症状:木僵状态(“装死”)、激奋状态(兔子登鹰)

偏垫型(妄想型)——自己不肯放过你自己。

精神分裂症患者(九条中有二者):

1.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觉

2.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或思维贫乏

3思维被插入、被夺、被扩散、思维中断、或强制性思维

4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

5原发妄想

6思维逻辑倒借、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或语词新作

7情感倒借或明显的情感淡漠

8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或愚蠢行为

9明显意志减退或缺乏

我们没有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权,我们只作疑症排除,建议其转接精卫中心。

心境障碍(情感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

 

 

[展开全文]
苏朝波 · 2021-09-27 · 46、第四节 常见精神障碍2 0

离婚:夫妻间的心理冲突1:需求不满

自我价值不满,自尊受损

性需要不满

感情需要不满

经济需要不满 

休闲,爱好差异过大

2价值观念的冲突:

价值观念的差异,未必全是坏事

有差异是必然的,关键在于是否愿意彼此妥协,靠近

取决于彼此是否看得起

3.“自我”的疏离

各自追逐自己的利益,而不向对方靠近

遇到分歧,各持己见,不愿放下自我

一方痛苦时,另一方起不到心理支持作用

彼此调试的太慢,耽误了节奏(态度首先要上来,态度上来,对方才能看到希望)

4.性层面的差异

性愉悦的实质,是彼此身心共同参与的一种情感审美需求,是表达情感,证实魅力的过程。

良好的性关系,不仅带来多巴胺,还有内啡肽

(缓和问题)(归根结底是沟通方式,相处模式的磨合)(性愉悦的本质是亲密需要,证明关系是美的)

亲密需要差异很大(很冷淡;拒人千里之外(回避型的依恋关系);焦虑性的依恋关系;正常的依恋关系(能够爱别人,以及接受被爱))

需要亲密的人和回避亲密的人

情感层面和心理需求,然后生理需求

离婚的常见原因

家庭功能得分过低、(情感,家庭事务不能满足)

一方/双方体验感很差,且没有找到解决方法

婚姻成长期,没有顺利过渡

对爱情持有高期待

爱情只是婚姻的一个过程/内容

婚姻是有理性的产物

对某一个不同的群体来说,人的想法不一样是可以的。婚姻的内容绝不仅仅是爱情按那么简单。

婚姻是一种亲密关系,对人来说最终的价值在于社会支持(多方面的支持)

过于看重爱情是一种认知的偏差,或者说某种原因造成,之前过分的缺失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

由婚姻,血缘/收养关系组成

家庭关系是一种初级社会群体,具备社会关系的特点(儿童需要从家庭中获取社会规范)

家庭关系相比其他社会关系,更具有亲密性,深刻性

家庭对儿童来说,家庭是社会的模拟。(家庭是很安全,封闭的空间)

家庭满足儿童的两个需求①情感的满足(无条件接纳)(动力)

②社会规则;人格的培养

家庭的结构要素

家庭成员数量

代际层次

夫妻数量

家庭的结构模式:

核心家庭:夫妻—+未婚子女

主干家庭:夫妻+一对已婚子女

联合家庭:夫妻+两对以上已婚子女

其他家庭:如单亲家庭,丁克家庭,等

家庭的功能:经济功能;性的功能;生育功能;抚养与赡养功能;感情交流功能;教育功能;休闲与娱乐功能

(养老是很大的市场和产业)

思维跟着市场走

影响家庭的因素:社会与环境因素;家庭成员的心理能力;家庭成员的人际距离

 

 

 

[展开全文]

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是一个人的脾气、性情。

气质类型学说:体液说、体型说、血型说、激素说

气质类型体液说:创始人:希波克拉底“图表”

体液学说:多血质、胆汁质、 粘液质、抑郁性

巴浦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这种态度相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性格的结构: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理智特征

人格理论:佛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的动力理论、荣格的内-外向人格类型理论、人格特质理论:奥尔波特、卡特尔、艾森克

佛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的动力理论:本我、自我、超我

荣格的内-外向人格类型理论:

两种态度:内向、外向

四种驱力:思维型、情感型、感觉型、直觉型、态度X驱力,构成八种人格类型

人格特质理论:奥尔波特认为特质是人格的基础:共同特质、个人特质(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人格特质理论卡特尔:16PF人格因素调查表,共同特质、个别特质、表面特质、根源特质

人格特质理论艾森克: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三个维度。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展开全文]

婚姻:男女结为夫妻关系的行为,是家庭成立的基础和标志。

婚姻关系的实质,在于其社会性。

爱情:自然属性。

婚姻:很强的理性,法律属性,社会功能

婚姻行为取决于婚姻动机

动机一:性需要

动机二:繁衍需要(集体无意识)

动机三:经济学层面的理性考虑

夫妻关系的类型:

1.爱情型

外表与性吸引/人格魅力的吸引,因此爱情产生。

后者更具有稳定性,且超越外表

有了爱情产生,不等于有能力维持爱的关系

整个社会状态都没有发展成每个人都具有爱的能力,社会转型期。(寻找爱情中的稳定性和确定性的东西)

2.功利型

因某些条件和标准,而选择对方

理性色彩浓厚,难以获得爱情享受(感官,体验)

一定条件下的关系危机

3.平等合作与分工型

之所以结合成为家庭的一个主体,因为夫妻开始成为一个整体,来共同承担起家庭的一些功能

平等分担家务

根据自己的特点,合理分权

双方的角色均被认可,均被尊重

彼此的价值都得到实现,且彼此心怀感恩

家庭气氛和谐稳定

4.建设型

建设中,勤恳踏实

有短期的具体目标

但缺少诗和远方,精神生活缺乏

可能危机:缺乏意义感,琐碎的生活,有厌倦感

5.惰性型

思维惰性,不愿意接受变化的未来

不愿意查找问题,解决问题

不愿意承认关系在不同阶段的变化性

只希望按老样子生活

6.失望型

对婚姻的期待过高,不切实际

对方不是想象的完美,感到失望

(双主体)

7.一体型

在长期的生活中,建立了互相体贴,合作的关系

性格,爱好,习惯,融为一体

彼此将对方看做“自己”的一部分

最大化的接纳彼此的真实自我,是真正好的亲密关系

[展开全文]

授课教师

心理咨询师 大咖讲师

课程特色

视频(66)
PPT(21)
下载资料(20)
作业(56)

最新学员

学员动态

王乐2 开始学习 04、第一章 第四节 记忆
林溪 开始学习 13、第二章 第一节 概述3
孙莉亚 加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