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073人加入学习
(6人评价)
2021年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精讲课
价格 ¥ 1280.00
该课程属于 2021心理咨询师(中科院)-实操强化拓展班 请加入后再学习

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

  1. 从简单到复杂:①从不齐全到齐全②从笼统到分化
  2. 从具体到抽象
  3. 从被动到主动
  4. 从零乱到成体系

 

发展心理学研究内容

(一)各年龄阶段的特征

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儿童心理学(7个阶段)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1. 心理发展动因:遗传和环境的作用
  2. 心理发展过程:连续性&阶段性的关系
  3. 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钱&小孩子)
  4. 关键期(敏感期)问题

研究任务(3个W)what &when &why

[展开全文]

发展心理学(时间维度)

从年龄作为标准:生理发展&智力发展&人格发展

 

公类:种系发展&个体发展

心理发展的性质:1.整体性2. 社会性3、活动性

4、规律性:①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②方向性和顺序性③不平衡性

[展开全文]

离婚:

夫妻间的心理冲突

1: 需求不满:自我价值(自尊)不满;性需要不满;感情需要不满;经济需要不满;休闲爱好差异过大

2. 价值观含差异:未必全坏,关键是否愿意彼此妥协靠近;取决于彼此是否看得起

3. 自我”的疏离:各自追逐自己,不愿向对方靠近;分歧各持己见。需要不支撑或太慢

4. 性层面的差异:表达情感证实魅力的过程。良好的性关系=多巴胺+内啡呔

 

离婚常见原因:①家庭功能得分过低②一方/双方体验感很差,且没有找到解决办法③婚姻成长期,没有顺利过渡④对爱情持有高期待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

家庭关系是一种初级社会群体,具备社会关系的特点。是社会的模拟(对儿童)①情感:无条件接纳②社会规则&人格培养

家庭的结构要素:成员数量&代际层次&夫妻数量

结构模式:①核心家庭:夫妻+未婚子女②主干家庭:夫妻+一对已婚子女③联合家庭:夫妻+多对已婚子女

家庭功能:经济功能;性的功能;生育功能;抚养与赡养的功能;感情交流功能;教育功能;休闲娱乐功能

 

 

[展开全文]

婚姻:结成夫妻关系的行为,是家庭成立的标志和基础。实质:社会性

取决于婚姻动机:①性需要②繁衍需要(集体无意识)③经济学层面的理性考虑

夫妻关系的类型:

  1. 爱情型:互极吸引,不止有外表。人格魅力吸引更稳定。不等于有维持爱的关系的能力
  2. 功利型:因为某些条件和标准选择对方。理性色彩深厚;难以获得爱情享受;一定时间出现危机
  3. 平等合作与分工型:平等分担,合理分权,互相认可互相尊重,彼此价值实现,彼此感恩。家庭和谐稳定
  4. 建设型:勤恳踏实,有短期目标。缺乏诗和远方。危机:缺乏意义体验
  5. 惰性型:不愿变化不愿解决问题,只希望老样子生活
  6. 失望型:对婚姻期待过高,不切实际;对方不如想象完美,感到失望
  7. 一体型:将对方看作“自己”的一部分,接纳彼此的是真正好的亲密关系
[展开全文]

爱情:人际吸引力最强烈的形式(一定程度成熟)

特点:身心相对成熟的个体;高级情感;有生理基础,包括性爱因素;意味着奉献的意愿

内容多元,核心是对异性魅力的知觉

  1. 哈特菲尔德分类:激情爱(多巴胺:想要)&伙伴爱(内啡太:被满足)
  2. 李一爱情分类:浪漫式&好朋友式&游戏式&占有式&实用式&利他式

 

社会交换论一爱情的发展阶段

求爱是一种理性的行为,是一种潜在价值的最大化

阶段:取样&评估→互惠→承诺→制度化

分手:价值权衡下的及时止损

[展开全文]

社会影响: 在他人作用下,个体思想情感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

从众:群体压力下(可能真实可能想象)个人自觉自愿与大众相同行为等方面(可能有意无意识)

从众的意义一社会性:是一种互动行为,有利于形成社会共同规范;对个人适应社会有重要意义;从众但不要盲从

从众类型:真从众;权宜从众;反从众(表现形式上,与从众行为相反)

从众主观原因:①寻求行为参照②对偏离的恐惧

③群体凝聚力

从众影响因素:

①群体因素:规模、成员一致性、凝聚力

②个体人格因素:自我评价、场独立/场依存

③情境的明确性

④其他因素:性别、职业、智力

 

社会促进&社会懈怠

社会促进/社会助长:他人在,业绩up

结伴效应、观众效应

解释:优势反应强化说(优势反应:已熟练)

社会懈怠/社会逍遥:群体一起,个人付出努力降低

责任感降低、被评价焦虑减弱

 

模仿:无压力条件,个人受他人影响仿照他人,使相同/相似。

意义:学习基础、适应

趋势:无意→有意,游戏→生活实践,外部特征→内部本质

塔尔德“模仿律”:①下降律:下层模仿上层②几何级数律:时尚、谣言③先内后外律:先本土后外域

 

暗示:非对抗条件,施加影响,使其接受或改变(含蓄)

影响暗示效果因素:暗示者的权力威望地位魅力;被暗示者的场独立性、自信、知识性别等;被暗示者所处情境

 

社会感染:较大范围

 

 

 

 

 

 

 

 

 

 

 

 

 

[展开全文]

沟通的结构&功能

沟通:信息的传递与交流

 

.身体语言沟通:冻结反应&逃跑反应&战斗反应&亲和反应

人际距离:

公众距离3-7m;社交距离1-3m;个人距离0.5-1m;亲密距离0-0.5m

人际关系:人与人在沟通交往过程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

特性:个体性;直接性;情感性

阶段:定向阶段→情感探索阶段→情感交流阶段

→稳定交往阶段

 

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的深度

自我暴露层次:兴趣爱好方面→社会态度→自我概念与个人的人际关系→隐私方面

一般来说,两者成正比

良好人际关系原则:相互性、交换性、自我价值保护原则、平等原则

 

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一舒茨

人有三种基本人际需要:包容、支配、情感

2种满足方式:主动表现、被动表现

得到6种基本人际关系趋向:3x2

群体形成过程:包容、控制、情感的循环过程

群体解体过程:情感不合、失去控制、难以包容

 

人际吸引:个人与他人间,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的一种肯定形式

吸引程度:亲和→喜欢→爱情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①熟悉与邻近,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呈倒u曲浅

②相似与互补,信念兴趣人格(双方感知到的相似性)角色职业互补

③外貌(光环效应)

④才能(吸引力&威胁力)

⑤人格品质

 

人际互动的形式

合作:为达某种目的,互相配合的行为(目标一致,共识与规范,相互信赖)

竞争:争夺一个共同目标的行为(目标稀缺,可能10可能共赢)

 

 

 

 

 

 

 

 

 

 

 

[展开全文]

态度:个体对特定对象的评价和稳定的反应倾向

特性:内在性,对象性,稳定性

组成部分:ABC模型

①认知成分

②情感成分(不一致时占主导地位)

③行为倾向成分(态度与行为很多时候不一致)

 

态度与价值观

态度是具象的,价值观抽象

价值观更稳定,对行为影响更间接

态度,取决于价值,主观价值更重要

态度的功能:工具/自我防御/认知/价值表现

态度形成:依从阶段→认同阶段→内化阶段

转变态度:传递者→沟通信息→目标←情景

 

态度转变

影响因素:

1. 传递者的因素:传递者威信&立场&说服的意图&说服者的吸引力

2. 信息的因素:提供方式面聊最好&信息价值倾向性&权威人物一信息差异&引起适度畏惧心

3. 接受者因素:原有态度与信念的特点&人格因素(依赖性、自尊)&个体心理倾向(判逆心理、面子)

4. 情境因素:预先警告&分心/注意分散:降低防御&重复频率:与说服效果倒∪

理论:

①海德的平衡理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费力最小。维持态度平衡。

②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知道不好还做了会调整一个。

③社会交换论(权衡得失后态度):诱因强度是态度转变的关键

 

态度测量

投射测验

行为反应测量:测谎

 

 

 

 

 

 

[展开全文]

社会动机:人的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

需要→紧张→动机行为→达成目标→紧张解除→新需要

几种主要社会动机

1、亲合动机(外界压力大,亲合需要强;大娃更强)

2. 成就动机:想成为谁(与抱负和失败经验」

影响因素:目标吸引力,成败与风险主观概率,个人才能施展机会

儿童培养:家庭氛围(互动);社会氛围(班级)

3. 权力动机:个体希望影响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

两个因素:社会控制需求/无能的恐惧

4、倾犯行为:伤害他人的倾向

解释原因:①本能论:死本能(弗洛伊德);洛伦兹的耗散侵犯本能

②挫折一侵犯学说:伤害我刺激,我伤害你

③社会学习论:后天习得的

影响因素:①情绪唤起水平②道德发展水平③自我控制能力④群体中社会角色⑤大众传媒影响

5. 利他行为

解释:①社会生物学:人和动物都有保护物种延续的本能②社会规范论:人类道德交互性规范,社会责任规范

影响因素:自然:社会情境/时间压力/对象特点

心理特征:心境/内疚补偿/人格/利他技能

 

社交情绪,个体在交往中的主观体验,社会需要是否满足的反映

消极情绪:社交焦虑,嫉妒,羞耻,内疚与自罪感

 

 

 

 

 

 

 

 

 

 

 

 

 

 

 

 

 

 

 

 

 

 

 

[展开全文]

社会知觉

关于社会信息的知觉

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①认知者的经验图式②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③认知者的情绪

印象形成与管理

形成的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

光环效应/晕轮效应/刻板印象,

形成过程中信息整合模式:①加法模式②平均模式③加权平均模式④中心品质模式

印象管理:让别人对你的认识按你的想法

常用策略:社会常模/隐藏提高/社会期待/投其所好

归因:内外综合原因,稳定不可控

控制点理论一一罗特

内控者、外控者、不同生活态度,不同人生洁果

归因原则:①不变性原则:海德

②折扣原则:凯利

③协变原因:所有的各种的

凯利:三维理论认为最全面。

影响归因因素:①社会视角:角色立场不同

②自我价值保护倾向③观察位置④时间因素:时间越久,越解释为事件背景。

 

[展开全文]

社会化与自我概念:人是社会化的动物&社会化是终生行为

.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知识&技能/社会规则/知识目标与希望/社会角色

个体社会化基本条件:较长的生活依附期&较好的遗传条件

个体社会化主要载体:家庭/学校/大众媒体/参照群体

社会化类型:语言/性别角色/政治/道德

社会角色分类:先赋角色/成就角色

功利性角色(商人)/表现型角色(学者)

角色扮演:期待→领悟→实践

角色失调:冲突&不清&中断&失败

自我:我认为自己是谁

镜我:个人认为他人是如何看自己(罗杰斯认为镜我是更重要的)

自我概念的作用: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解释经验&决定期待

自我概念形成:生理自我(8个月一3岁成形)→社会自我(3-14岁)→心理自我(青春期到成年)

逐渐脱离对成人依赖,发展自尊自信

身份:个体的社会地位&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

客观性/主观性/多重性/稳定性/契约性

自尊:个体对自己的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自尊=成功/抱负

影响自尊因素:①家庭亲子关系②行为表现反馈③选择参与与扬长避短.④相似性原理、理性进行社会比较

 

 

 

 

 

 

 

 

[展开全文]

社会心理学(人与社会的互动)

侧重心理学: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与社会意识(预测行为)

侧重社会:研究群体(描述现象;)

社会行为:人在(想象的)社会情境中的行为系统(习得行为/亲社会/反社会/合作竞争/群体决策)

勒温b=f(p,e)同时代共性;同亚文化共性

社会心理:社会刺激→社会行为的中介

社会刺激=真实事件+想象中的“真实”事件

社会心理影向因素:即时情境,过去的经验,个体人格特征

社会心理学研究范围:个体层面(个体的)/人际层面(个体相互作用)/群体层面(感受地到如学生群体)/社会层面(感受不到,如风俗)

 

阶段:

哲学思辨阶段(纯理性)

希腊开始,谈论人性:人性善(可教)孔子苏格拉底/人性由本能或生物决定(不可教)荀子,亚力士多德

经验描述阶段(客观描述分析心理行为)

五大思潮:①达尔文进化论②德国民族心理学③法国群众心理学④英国本能心理学⑤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

实证分析阶段(量化、准确性,实证定量应用研究)实验法

原则:①价值中立原则:无预设立场和个人偏见

②系统性原则:系统的分析问题

③伦理原则:制计划时评估&征得被试者同意&保护被试&退出自由&保护隐私&关系单纯

方法:观察&调查&实验&档案

 

社会学习论:人的社会行为的形成&变化,是不断习得的过程,理论来源自行为主义

机制:联想(条件反射)/强化(奖惩使固定)/模仿(语言、态度的习得)

观察学习一一班杜拉:个体通过对他人行为,结果的观察,获得行为模式

忽略主观

 

社会交换论(经济学投入一一产出关系视角,研究社会行为)

5个基本观点:①成功命题:得好处→重复

②刺激命题:同刺激→结果近

③价值命题:价值大,重复

④剥夺一满足命题:重复久了会烦

⑤侵犯一赞同命题:得不到(侵犯),出意料(赞同)

 

符号互动论(意义、符号对社会行为作用重大)

语言符号对心智重要,不断意义

 

精神分析论

(→ )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论

意识、前意识、潜意识&本能(欲力)

人格理论

(=)荣格:集体无意识(集体有潜意识)人的精神有崇高报负,非自然主义&心理治疗是而面对苦难

 

新精神分析论: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的影响

 

 

 

 

 

 

 

 

 

 

 

 

 

 

 

 

 

 

 

 

 

 

 

[展开全文]
谭效帅 · 2022-03-17 · 13、第二章 第一节 概述3 0

社会心理学(人与社会的互动)

侧重心理学: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与社会意识(预测行为)

侧重社会:研究群体(描述现象;)

社会行为:人在(想象的)社会情境中的行为系统(习得行为/亲社会/反社会/合作竞争/群体决策)

勒温b=f(p,e)同时代共性;同亚文化共性

社会心理:社会刺激→社会行为的中介

社会刺激=真实事件+想象中的“真实”事件

社会心理影向因素:即时情境,过去的经验,个体人格特征

社会心理学研究范围:个体层面(个体的)/人际层面(个体相互作用)/群体层面(感受地到如学生群体)/社会层面(感受不到,如风俗)

 

阶段:

哲学思辨阶段(纯理性)

希腊开始,谈论人性:人性善(可教)孔子苏格拉底/人性由本能或生物决定(不可教)荀子,亚力士多德

经验描述阶段(客观描述分析心理行为)

五大思潮:①达尔文进化论②德国民族心理学③法国群众心理学④英国本能心理学⑤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

实证分析阶段(量化、准确性,实证定量应用研究)实验法

原则:①价值中立原则:无预设立场和个人偏见

②系统性原则:系统的分析问题

③伦理原则:制计划时评估&征得被试者同意&保护被试&退出自由&保护隐私&关系单纯

方法:观察&调查&实验&档案

 

社会学习论:人的社会行为的形成&变化,是不断习得的过程,理论来源自行为主义

机制:联想(条件反射)/强化(奖惩使固定)/模仿(语言、态度的习得)

观察学习一一班杜拉:个体通过对他人行为,结果的观察,获得行为模式

 

 

 

 

 

 

 

 

 

 

 

 

 

 

[展开全文]
谭效帅 · 2022-03-17 · 12、第二章 第一节 概述2 0

社会心理学(人与社会的互动)

侧重心理学: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与社会意识(预测行为)

侧重社会:研究群体(描述现象;)

社会行为:人在(想象的)社会情境中的行为系统(习得行为/亲社会/反社会/合作竞争/群体决策)

勒温b=f(p,e)同时代共性;同亚文化共性

社会心理:社会刺激→社会行为的中介

社会刺激=真实事件+想象中的“真实”事件

社会心理影向因素:即时情境,过去的经验,个体人格特征

社会心理学研究范围:个体层面(个体的)/人际层面(个体相互作用)/群体层面(感受地到如学生群体)/社会层面(感受不到,

 

 

 

 

 

 

 

 

 

 

 

 

 

 

 

[展开全文]
谭效帅 · 2022-03-17 · 11、第二章 第一节 概述1 0

1、液体能力、晶体能力(难点,重点记忆)

2、能力的分类:一般能力、特殊能力

                        液体能力、晶体能力

                       认知能力、操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

                        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创造能力

3、人格:人格是各种心理的总和,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在不同的时间、地点,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使他具有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心理品质。

4、人格的特性: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功能性、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展开全文]

1、人类原始的基本情绪有哪几类快乐、愤怒、恐惧、悲哀。

2、情绪的种类:心境、激情、应激

[展开全文]

 

能力&人格

能力:能顺利有效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条件

智力:认识事物并用相应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力分类

一般/特殊

液体(天赋)/晶体(后天)能力

认知/操作/社交

模仿/再造/创造

能力发展个体差异

1 、发展水平:整体正态分布

2. 能力类型:人的能力结构有差异,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七种能力,美国人

3,能力发辰早晚:有早慧,有大器晚成

影响因素: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

人格:是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多方影响.独特心理品质

. 人格特点: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功能性&自然与社会的统一

人格结构:气质(先天风格) +性格(后天养成)

 

气质类型学说:体液/体型/血型/激素.

体液说(希波克拉底):四师徒

多血质(猪八戒):外向情绪稳定(黄渤)

胆汁质(孙悟空):外向情绪不稳定(金星)

黏液质(沙僧):内向情绪稳定(老实人实干家用人准确)

抑郁质(唐僧):内向情绪不稳定(林黛玉专业技术能力强)

情绪稳定:个体兴奋抑制达到平衡

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的人格特征(相对稳定但可塑)

结构多样.

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的动力理论

①本我:原始本能,快乐原则.

②自我:理性和审慎,现实原则

③超我:道德化的我,至善原则

 

荣格的内一外向人格类型理论

两种态度:内外向

四种驱力:思维型/情感型/感觉型/直觉型

2×4=8种

 

人格特质理论:奥尔波特

共同特质

个人特质(首要特质:1~2个词,中心特质:10个词,次要特质:多)

 

人格特质理论:卡特尔( 16pf)

共同特质、个别特质

表面特质、根源特质

 

人格特质理论:艾森克

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三个维度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

 

 

 

 

 

 

 

 

 

 

 

 

 

 

 

 

 

 

 

 

 

 

[展开全文]

能力&人格

能力:能顺利有效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条件

智力:认识事物并用相应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力分类

一般/特殊

液体(天赋)/晶体(后天)能力

认知/操作/社交

模仿/再造/创造

能力发展个体差异

1 、发展水平:整体正态分布

2. 能力类型:人的能力结构有差异,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七种能力,美国人

3,能力发辰早晚:有早慧,有大器晚成

影响因素: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

人格:是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多方影响.独特心理品质

. 人格特点: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功能性&自然与社会的统一

人格结构:气质(先天风格) +性格

 

 

 

 

 

 

 

 

 

 

 

 

 

 

 

 

 

 

 

 

 

[展开全文]

情绪&情感

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I 1. 、面部表情2. 肢体表情

情的联系和区别

I.情绪具有情境性、短暂性

情感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2. 情绪具有冲动性、与理性成反比。情感往往具有理性价值,可以指导&调节我们的行为.

3,情绪带有明显的外部表现,而情感更加内隐,更容易细节流露。

联系

情感离不开情绪,情感由情绪反应表达

情绪离不开情感,情感支配管理情绪

功能

」 1、信号功能: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功能

2. 适应功能:适应环境,求得生存发展的重要方式

3、动机功能:驱动人的行为,是人的动机系统

 

两极性

情绪正负抵消,成对出现

情绪&情感种类(快乐愤怒恐惧悲伤)必考

.. 1. 心境:微弱、持久而又有弥漫性的情绪体验状态

. ①发生强度和激动性②时长③影响范围

2、激情: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为时短暂的情诸状态

①爆发性②冲动性③明确指向性④持续时间短.

3.应激: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所引起的情绪状态…,是人对意外的环境刺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

①超压性②超负荷③原因:超过自应付能力④作用:好(超水平发挥)坏(失措)

致病好心态

情感的种类

*道德感:个体据道德标准,评价自己或他人思想意图或行为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2. 美感:一定审美标准评价事物(美有共同追求)与道德感密切相关

3 、理智感:在智力活动中产生的情感体验(受社会道德和个人世界观影响)

意志

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为,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意志过程:四种冲突:双趋式、双避式、趋避式、双重趋避式

意志品质

1. 自觉性(清楚坚定)反之为盲从&独断

2、坚韧性(百折不挠)反之顽固&动摇

3. 果断性(合理决定) 反之优柔寡断&草率

4自制性(自我管控)反之冲动&懦弱

 

 

 

 

 

 

 

 

 

 

 

 

 

 

 

 

 

 

 

 

 

 

[展开全文]

需要

自然(自身)/社会(外部)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是一种缺乏感

动机是个体朝向某一目标,维持这种活动的内在心理动力。

分类:生理动机(自然个人的如饮食)

社会动机(和人类社会有关,如交往成就权力兴趣爱好

有意识动机(意识的到) /无意识动机(意识不到).

内在动机(个体内在需要 )/外在动机(外部环境影响)

需要层次理论(必考)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感情) →尊重需求→自我实现(事业层面青春期开始)

低层次需求出现早先满足(一般)

低层次的需要叫缺失性的需要

高层次的需要又叫成长的需要

 

 

 

 

 

 

 

 

 

 

 

 

 

 

 

 

 

 

 

[展开全文]

授课教师

心理咨询师 大咖讲师

课程特色

视频(66)
PPT(21)
下载资料(20)
作业(56)

最新学员

学员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