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154人加入学习
(6人评价)
2021年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精讲课
价格 ¥ 1280.00
该课程属于 2021心理咨询师(中科院)-实操强化拓展班 请加入后再学习

第五节       青春发育期的心理发展

青春期心理的一般特点:

1、由幼稚向成熟过渡,心理上产生“离家趋势”和“闭锁性”

2、生理发育高峰,性技能开始成熟,性意识开始觉醒,进入第二逆反期(危机期)

3、智力活动完成转折,抽象逻辑思维逐渐成为主要的思维方式

4、情绪情感的发展及其矛盾性

5、“成人感”的产生与世界观的初步形成

第一单元      少年期的生理发育加速

一、生理发育加速

(一)身体成长加速

(二)生理机能发育加速

(三)性的发育和成熟加速

二、青春发育期提前的趋势

三、容易出现的身心危机

四、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

(一)心理上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

(1)反抗性与依赖性

(2)勇敢与怯懦

(3)高傲与自卑

(4)否定童年又眷恋童年

(二)心理断乳与精神依托之间的矛盾

(三)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

(四)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

第二单元    青春期的认知发展

一、记忆的发展

(一)记忆广度达到一生中的顶峰

(二)队各种材料记忆的成绩都达到高值

二、思维的发展

(一)形式运算阶段思维的特点

1、思维形式摆脱了具体内容的束缚

2、假设演绎推理能力的发展

少年期一提出假设,分析假设,验证假设,放弃并新建假设。青年期-根据因果关系,进行命题假设(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假设,检验假设)

思维形式与思维内容分离

初中以上儿童逻辑推理达到理论型水平

(二)抽象逻辑推理能力显著发展

1、青少年逻辑推理能力发展的趋势

2、掌握逻辑法则发展的特点

第三单元   青春期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

两次飞跃(婴儿期——人我区分,青春期——自我概念、评价、理想的整合与统一)

(二)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1、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风度

2、深切重视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成绩

3、强烈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

4、有很强的自尊心

二、情绪的变化

(一)情绪和心境呈现出动态的发展趋势

(二)情绪变化的特点

1、烦恼增多

2、孤独感、压抑感增强

三、青春期的自我中心性特点

(一)独特自我

(二)假想观众

四、第二逆反期

亲子冲突状态的延续阶段称为反抗期。三四岁幼儿处于第一反抗期,初中儿童处于第二反抗期。

两个反抗期的共同特点在于:二者都是新旧亲子关系体制转型的反映,是在建立新的平衡体制之前出现的改革和混乱:二者都是儿童独立自主性增强,与父母产生矛盾冲突的体现。

两个反抗期的不同特点在于:前者主要是争取自我主张和行动自主性与自由权;后者则是要求实现从行为到人格的全面独立自主。

(一)第二逆反期的主要表现

1、为独立自主意识受阻而抗争

2、为社会地位平等的欲求不满而抗争

3、观念上的碰撞:价值观幼稚,主观、片面、绝对,与父母冲突。

(二)反抗的对象

主要是父母,但也波及其他成人。

(三)反抗的形式

1、行为上极力抵抗

2、将反抗隐于内心,冷漠相对

(四)第一二两个逆反期的异同

(五)帮助少年儿童顺利度过逆反期

第二反抗期的形成原因

生理——“成人感”(自以为已经成熟)与半成人现状之间的矛盾。

心理——心理能力明显滞后于自我意识,导致的“危机感”

社会——自主性、个性在学校环境中受到忽视和阻碍时,人格伸展受阻时,就会引起反抗。

青春期人际关系的新特点:

1、逐渐克服了团伙的交往形式

2、朋友关系在生活中日益重要

3、与异性交往由疏远到开始融洽相处

4、与父母关系发生了变化:情感、行为、观点等方面均产生了“离家趋势”:父母的榜样作用削弱。

赫洛克认为性心理(异性交往)发展可划分为4个阶段:

1、疏远异性的厌恶期

2、向往年长异性的牛犊恋期

3、积极接近异性的狂热期

4、浪漫的恋爱期

第四单元      青春期面临的心理社会问题

一、网络游戏成瘾

精神依赖——躯体依赖——心理社会问题

原因:

1、网络游戏本身的特征

2、青少年本身的特点及个体的人格特征

3、家庭环境不良和学习压力过大

二、青春期精神分裂症

思维紊乱,不能控制情绪,人格混乱,扭曲现实或者与现实脱离联系等。

原因:

1、遗传因素

2、青春发育期身心发展带来的种种不适应、不平衡及困惑和危机感。

3、青春发育期性技能的迅速发展和其他诱因导致的安全。

三、自杀倾向

原因:

1、心理障碍:90%都有心理障碍(抑郁)

2、家庭环境

3、学校的强大压力

4、不能面对个人遭遇的问题

四、反社会行为与青少年犯罪

原因:

1、家庭原因

2、同伴因素和群体压力

3、处理发展过程中的青少年自身因素

 

 

 

 

 

 

 

 

 

 

[展开全文]

第四节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童年期心理的一般特点:

1、学习逐渐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

2、逐步掌握书面言语

3、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4、心理活动的有意性和自觉性进一步发展

5、集体意识和个性的初步形成

第一单元    童年期的学习

一、学习是小学儿童的主导活动

二、教和学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

三、小学儿童的学习逐渐转向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

四、“学会学习”是小学生最基本的学习任务

五、学习促进小学儿童心理积极发展

第二单元       童年期的认知发展

一、记忆的发展

(一)复诵策略

(二)组织策略

(三)系统化策略

(四)巧妙加工策略

第一,有意识记超过无意识记成为识记得主要方式(四年级有意识记开始超过无意识记)

第二,意义记忆逐渐占主导地位(7岁,意义识记为28%:10岁,44%:12岁,45%:15岁,83%)

第三,词的抽象记忆的发展速度逐渐超过形象记忆(五年级后超越明显)

二、道德发展

(一)道德情感的发展

(二)道德认知的发展

(三)道德行为的发展

1、亲社会行为

2、攻击行为

三、童年期的同伴交往

四、友谊的发展

五、家庭人际关系对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六、儿童人际交往的发展变化趋势

(二)思维形式的发展

1、概括能力的发展

(1)直观形象水平

(2)形象抽象水平

(3)初步本质抽象水平

李丹等关于小学儿童对寓言故事、比喻词(成语)理解发展的研究,揭示了小学儿童概括能力发展的三级水平:

(1)直观形象水平:儿童只停留在对比喻词的表面的具体情节(形象)的理解。“有头无尾”——低年级学生说:“有头无尾表示人,因为人是有头没有尾巴的”。”走马看花“——低年级学生说:“马走得很快,花一排排往后退”。

(2)形象抽象水平:儿童企图揭路寓意或隐喻,但还脱离不了直观情节,离不开具体形象。“临渴掘井”——中年级学生说:“要吃水,早就应该准备好。”“刻舟求剑”——中年级学生说:"这个人是笨蛋,不用脑子,因为他只看到剑从船边落下去的,不想到船是会走的。“

(3)本质抽象水平:儿童开始摆脱具体情节和直观形象,揭示比喻词的隐喻。(高小、初一)“独木不成林”——“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能成大事的。”“一毛不拔”——很小气的意思。“

处于第三极水平的人数到高小、初一才占74.6%中级占55%,低年级为0。可见,本质抽象在小学还刚开始,中高年级差距大,高年级是飞跃期,真正发展要到青少年期。

2、词语概念的发展

3、推理能力的发展

(1)演绎推理能力的发展

(三)新的思维结构的形式

1、掌握守恒

2、形成守恒概念的推理方式

第三单元    童年期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童年期自我描述是从比较具体的外部特征逐步转向比较抽象的内部心理特征。

(一)自我评价能力的特点

1、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日益增长

2、自我评价的批判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3、自我评价的内容逐渐扩大和深化

4、自我评价的稳定性越来越高

(二)自我控制能力

1、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罗腾伯格的延迟满足

2、影响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因素

(1)认知和策略

(2)榜样的作用

(3)家庭教育

二、道德发展

(一)道德情感的发展

(二)道德认知的发展

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法揭示道德认知三阶段:

(1)前道德判断阶段(4-5岁)儿童尚不能判断,直接接受行为的结果。

(2)他律道德判断阶段(4、5-8、9岁)作出判断的主要依据是行为的物质后果,而不考虑的主要动机

(3)自律道德判断阶段(8、9岁以后)

儿童的道德判断受自己主观价值的支配。

(三)道德行为的发展

1、亲社会行为

2、攻击行为

3、欺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攻击行为

欺负与被欺负

(一)欺负及其特征

欺负是指力量较强的一方有意地对另一方施加身体的或心理的伤害行为。与一般攻击性行为相比,

欺负有三个基本特征:

(1)未受激惹性

(2)力量的不均衡性

(3)重复发生性

(二)关于儿童欺负原因的理论解释

1、“竞争假设”理论:对受挫和失败的反应

2、“外部特异性假设”理论:受欺负的原因是自己具有一些外部异常特征

3、“依恋理论”:儿童早期形成的不安全感

4、“心理理论”:儿童对他人心理状态以及他人行为与其心理状态的关系的推理或认知

三、童年期的同伴交往

(一)同伴交往的重要意义

(二)同伴交往中儿童的人气特点

1、受欢迎的儿童

2、不受欢迎的儿童

3、受忽视的儿童

四、友谊的发展

(一)友谊对童年期儿童的重要性

(二)儿童对友谊认识的发展

1、(约3-5岁)短期游戏伙伴关系

2、(约6-9岁)单向帮助关系

3、(约9-12岁)双向帮助关系

4、(约12岁以后)亲密而又相对持久的共享关系

(三)影响选择朋友的因素

1、相互接近

2、行为、品质、学习成绩和兴趣相近

3、人格尊重、心理和谐并相互敬慕

4、人际交往中的协同关系

五、家庭人际关系对童年期心理发展的影响

(一)亲子关系的发展变化

1、父母与儿童直接交往时间明显减小

2、父母教养关注重点转移

3、父母对儿童的控制力量发生变化——三阶段模式

(1)父母控制(6岁以前),大部分重要决定由父母做出

(2)共同控制(6-12岁),父母在一定距离内监控儿童

(3)儿童控制(12岁以上),儿童自己做出更多的决定

(二)童年期亲子关系的特点

(三)家长的素质决定亲子关系的质量

六、儿童人际交往的发展变化趋势

童年期的心理卫生

一、学会学习

二、培养良好的品行

 

 

 

 

 

 

 

 

 

 

 

 

 

 

 

 

 

 

 

 

 

 

 

 

 

 

 

 

 

 

 

 

[展开全文]

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一)从对话语向独白语发展

幼儿初期儿童的言语表达具有情境性特点。随着年龄增长,情境言语的比重逐渐下降,连贯言语的比重逐渐上升,并为独白言语打下基础。

(二)从情境语向连贯语发展

幼儿期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独白语连贯的发展是儿童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五、语用技能的发展

(一)早期沟通的手势

(二)听的语用技能

(三)说的语用技能

第四单元   幼儿个性和社会发展

一、个性的初步形成

(一)显示出较明显的气质特点自我意识的发展

(二)表现出一定的兴趣爱好差异

(三)表现出一定的能力差异

(四)最初的性格特点的表现

二、自我情绪体验的发展

(一)幼儿的自尊感随年龄的增长而迅速发展

(二)幼儿期自尊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以后和适用性

(三)影响儿童自尊的因素

1、父母的教养方式

2、同伴关系因素

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

自我评价能力在3岁儿童重还不明显,开始发生的转折年龄在3.5-4岁,5岁儿童绝大多数已能进行自我评价了。其特点:

1、从依从成人的评价发展到开始独立的评价

2、从对外部行为表现的评价发展到对内在品质的评价

3、从简单笼统的评价发展到较为具体的评价

4、从主观情绪性评价发展到初步客观性评价

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

自我控制能力在3、4岁儿童中还不明显,发生转折的年龄在4-5岁,5-6岁儿童绝大多数都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

儿童自我控制的4种类型:

运动抑制、情绪抑制、认知活动抑制、延缓满足

三、幼儿期儿童认同的发展

(一)认同及其对儿童发展的意义

(二)幼儿期儿童认同的对象

四、儿童发展的第一逆反期

(一)第一逆反期发展性特点

1、有其特殊的心理需求和行为表现

2、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特点

(二)父母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地进行教育

幼儿期的心理卫生

一、组织多种形式的游戏

二、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

三、培养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四、培养其独立性

 

 

 

 

 

 

 

 

 

 

 

 

 

 

 

 

 

 

 

 

 

 

 

 

 

 

 

 

 

[展开全文]

第二单元     幼儿期的认知发展

一、幼儿记忆的发展

(一)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1、无意识记为主,有意识记发展较迅速

2、形象记忆为主,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3、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同时发展并相互作用

(二)幼儿的记忆策略

1、儿童记忆策略的发展

(1)基本上没有记忆策略(5岁以前)

(2)经指定能够运用记忆策略(5-8.9岁)

(3)主动自觉地运用记忆策略(10岁以后)

2、幼儿后期能运用的记忆策略:

视觉“复述”策略

复述策略

特征定位策略

二、幼儿思维的发展

幼儿思维的两大特点:

1、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具体形象性思维

2、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一)具体形象性思维是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

1、思维具体形象性的特点:可塑性、动态性

2、幼儿认知发展的趋向性: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片面到比较全面;由浅入深

3、自我中心现象

4、有一定的计划性和预见性

(二)逻辑思维初步发展

1、幼儿所提问题类型的变化

2、幼儿概括能力的发展

(1)食物概念的发展

(2)类概念的发展

3、幼儿推理能力的初步发展

(1)幼儿最初的推理是转导推理

(2)对熟悉事物的简单推理

三、幼儿想象的发展

(一)无意想象经常出现,有意想象日益丰富

(二)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三)通过良好的教育和训练,幼儿的创造想象会得到显著发展

1、幼儿创造想象的新颖性

2、幼儿创造想象的神奇性

3、幼儿创造想象的超越性

4、幼儿创造想象的未来指向

第三单元    幼儿言语的发展

一、言语发展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语言是儿童人际交流的工具

(二)言语是有助于儿童适应环境的重要工具

(三)在儿童超越具体环境进入新的境界过程中,言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重要性

(四)言语发展是幼儿期心理发展的助推器

二、幼儿词汇的发展

(一)词汇数量的增加

3岁(1000左右)-4岁(1600左右)-5岁(2200左右)-6岁(3000左右)-7岁(4000左右)

(二)词类范围的扩大

(三)词义的深化

1、幼儿掌握词汇的特点

(1)词义笼统含糊

(2)词义所指非常具体

(3)幼儿末期掌握词汇的概括性逐渐增加

2、消极词汇的和积极词汇的消长

3、儿童真正理解和正确使用词汇的指标

三、句子的发展

(一)理解句子的策略

1、语义策略

2、次序策略

3、非言语策略

(二)掌握句法结构的发展

1、从不完整句到完整句

2、从简单句到复合句

3、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

4、从无修饰语发展到有修饰语

 

 

 

 

 

 

 

 

 

 

 

 

 

 

 

 

 

 

 

 

 

 

 

 

 

 

 

 

 

 

 

 

 

 

 

 

 

[展开全文]

第三节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

幼儿期心理的一般特点:

1、游戏是解决幼儿渴望参加成人社会实践活动与能力的矛盾最有效的主导活动方式

2、认知活动的具体形象性(主要通过感知,依靠表象认识事物甚至思维也难以摆脱知觉形象的束缚。如辨别棋子数棋子排列形式影视)

3、心理活动与行为的无意性(幼儿控制、调节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能力很差,很容易受其他事物活动影响而改变活动方向)

4、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兴趣、爱好、行为习惯、才能及对人对己的态度等方面都开始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倾向)

幼儿初期(小班幼儿)的心理特点

1、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如高兴时听话,不高兴时说什么也不听;痛恨大灰狼;把画书上狼的眼睛都戳成洞洞......)

2、爱模仿(要多为孩子树立模仿的样板)

3、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用手一块一块地数糖果;画画、捏橡皮泥只能先做后想或边做边想)

因为小班幼儿思维很具体、很直接、只能从表面理解问题,因此对小班幼儿更要正面教育,讲反话常引起违反本意的不良后果

幼儿中期(中班幼儿)的心理特点

1、爱玩、会玩(角色游戏的高峰期,能计划游戏内容、情节、分配角色)

2、思维具体形象(会算3个苹果加2个苹果是5个苹果,但如果直接问“3+2=?可能很难回答”);“儿子”就是“小孩”,对某个大人是某某的儿子,不可理解

幼儿晚期(大班幼儿)的心理特点

1、好学、好问(好奇是幼儿共同特点,但中、小班幼儿的好奇心多表现在对事物的表面兴趣上,大班不光问“是什么”,还问“为什么”,且问题广泛)。

2、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已掌握一些抽象概念,如左右;能简单分类,如白菜、西红柿等是蔬菜;能初步掌握因果关系,如浮沉。)

3、个性初具雏形(开始能控制自己,做事不再“随大流”,比较有“主见”;呈现出个性差异;有的大方,有的小气;有的活泼,有的文静.....)

第一单元    幼儿的游戏

一、游戏是幼儿期的主导活动

二、对游戏的理解和解释

(一)古典游戏理论

1、精力过剩论:席勒(德国诗人、哲学家),斯宾塞(英国哲学家)

2、重演论:霍尔(美国心理学家)

(二)现代游戏理论

1、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

2、认知学派: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

三、游戏的发展

(一)机能游戏

(二)象征性游戏

(三)规则性游戏

四、幼儿期象征性游戏的特点

(一)以主题游戏为主

(二)运用与现实物相仿的代替物

(三)通过想象建构虚假游戏情境

(四)游戏中富有创造性

(五)游戏的动机重在活动过程

五、游戏的社会性发展

1、非社会性游戏:独自游戏、旁观游戏

2、平行游戏

3、社会性游戏:协同游戏、合作游戏

六、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游戏是幼儿活动和情感愉悦的精神寄托

(二)游戏是促进幼儿认知发展与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渠道

(三)游戏是幼儿之间社会交往的最好园地

(四)游戏是幼儿实现自我价值的最佳载体

 

 

 

 

 

 

 

 

 

 

 

 

 

 

 

 

 

 

 

 

 

 

 

 

 

 

 

 

 

 

 

 

 

 

 

 

 

[展开全文]

第二节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婴儿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1、言语真正形成,初步掌握民族言语

2、思维能力出现,直觉行动思维是思维的主要的形成。

3、自我意识萌芽

第一单元     新生儿的发展

一、新生儿的反射行为

(一)具有生存意义的无条件反射

(二)没有适应价值的无条件反射

二、新生儿的生活行为模式

三、新生儿的心理发生

(一)以感觉的产生为指标

(二)以无条件反射为指标

(三)以出现条件反射为指标

一、婴儿大脑的可塑性、可修复性

(一)婴儿大脑的可塑性

(二)婴儿大脑的可修复性

二、婴儿的动作发展

(一)动作的发展对婴儿心理发展的意义

1、动作是婴儿心理发展的源泉

2、动作是婴儿心理发展水平的指标

3、动作的发展使婴儿获得探究环境的新手段和

主动

4、动作的发展促进婴儿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

 

 

 

 

 

 

 

 

 

 

 

[展开全文]

(三)心理起源于动作,动作是心理发展的源泉

(二)以人格特征为标准的划分

1、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述

2、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划分

(1)婴儿期(0-2岁)信任感-怀疑感    品质:希望

(2)婴儿后期(2-4岁)自主感-羞耻感   品质:意志

(3)幼儿期(4-7岁)主动感-内疚感    品质:目标

(4)童年期(7-12岁)勤奋感-自卑感     品质:能力

(5)青少年期(12-18岁)角色同一感-角色混乱感

[展开全文]

第二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和特殊性

(一)研究的功能

1、描述    2、解释      3、预测     4、控制

(二)研究的特殊性

1、过程性    2、动态性

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方式

“研究设计方式”,好比战争中的“战略问题”,而“研究方法”是指“战术问题”。

根据不同标准研究方式可分为:

(1)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

(2)相关研究与因果研究

(3)个案研究与组群研究

(4)血缘关系研究与跨文化比较研究等

(一)横向研究设计

1、横向研究的涵义

2、横向研究的优点:(1)适用性(2)时效性

3、横向研究的缺点:(1)个为的联结性(2)组群效应

(二)纵向研究设计

1、纵向研究的涵义

2、纵向研究的优缺点

(三)纵横交叉研究设计

1、交叉设计的涵义

2、交叉设计兼有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的优点

三、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势

(一)跨文化比较研究

(二)跨科学、跨领域的综合性研究

(三)研究方法的整合

(四)训练研究和教育实验越来越受重视

 

 

 

 

 

 

 

 

 

[展开全文]

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

1、从简单到复杂:

(1)从不齐全到齐全,

(2)从笼统到分化

2、从具体到抽象

3、从被动到主动

4、从零乱到成体系

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心理发展中各年龄阶段的特征

1、年龄特征

(1)本书将个体心理划分为7各年龄阶段(婴儿、幼儿、童年、青春、青年、中年、老年)

(2)每个年龄阶段都有各自的心理特征

(3)“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儿童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2、年龄阶段的根源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1、心理发展的动因:遗传和环境的作用

2、心理发展的过程: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关系

3、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

4、关键期(敏感期)问题

有的心理学家将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概括为“三个W”

1、what(是什么)?描述或揭示心理发展的共同模式或特征

2、when(什么时间)?这些模式或特征发展变化的时间。

3、why(什么原因)?对发展变化过程进行分析影响其形成的各种因素。

 

 

 

 

 

 

 

 

 

 

 

 

 

[展开全文]

发展心理学

从年龄作为标准:

生理发展——胸腺时期(幼年时期)、松果腺时期(童年时期)、性腺时期(青年时期)、内分泌全盛期(成年时期)、内分泌缺乏时期(老年期)

智力发展——感觉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人格发展——信任感对怀疑感(0-2岁)、自动性对羞怯或疑问(2-4岁)、主动感对内疚(4-7岁)、勤奋感对自卑感(7-12岁)同一感对同一感混乱(12-18岁)、亲密感对孤独感(18-25岁)、繁殖感对停滞感(25-50岁)、完善感对失望感(老年期)

第一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心理发展的概念和性质

(一)心理发展的内涵

1、心理的种系发展

2、心理的种族发展

3、个体心理发展

(二)心理发展的性质

1、心理发展的整体性

2、心理发展的社会性

3、心理发展的活动性

4、心理发展的规律性

(1)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2)方向性和顺序性

(3)不平衡性

 

 

 

 

 

 

 

[展开全文]

第二节  社会化与自我概念

第一单元   社会化

第二单元   社会角色

第三单元   自我、身份与自尊

 

人是社会化的动物。

“人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动物,社会实际上是先于个体而存在的。不能在社会中生活的个体,或者因为自我满足而需参与社会生活的个体,不是兽类,就是天神。”——亚里士多德

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是个体与他人交往,接受社会影响,学习掌握社会角色和行为规范,形成适应社会环境的人格、心理、行为和生活技能的过程。

社会化是终生行为。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知识和技能

社会规则

生活目标与希望

社会角色

 

个体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较长的生活依附期

较好的遗传素质

 

个体社会化的主要载体

家庭     学校     大众媒体     参照群体

几种重要的社会化类型

语言社会化

性别角色社会化

道德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

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心理状态。

角色理论,根据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来解释个体的行为及规律。

社会角色分类

先赋角色、成就角色

规定性角色、开放性角色

功利型角色、表现型角色

自觉角色、不自觉角色

 

角色扮演

角色期待

角色领悟

角色实践

 

自我的定义

自我/自我意识/自我概念

主我、客我

镜我:个体认为他人是如何看自己的

罗杰斯认为,镜我比真实自我对人更重要。

 

自我概念的功能

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

解释经验

决定期待

 

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生理自我:8个月开始,3岁左右成形

社会自我:3岁到14岁左右

心理自我:青春期到成年

上述过程中,个体开始逐渐脱离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对自我价值和自我理想的追求,发展出自尊和自信。

 

身份,是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

客观性     主观性      多重性     稳定性     契约性

自尊,是个体对自己的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自尊=成功/抱负

影响自尊的因素

家庭中的亲子关系

行为表现的反馈

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

根据相似性原理,理性地进行社会比较

 

 

 

 

 

 

 

 

 

 

 

 

 

 

 

 

 

[展开全文]

第一节    概述

二、社会交换论

从经济学的投入-产出关系视角,研究社会行为。

“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交换”

二、社会交换论-5格基本观点

成功命题:得到奖赏,就重复行为,奖赏越多,重复频率越高。

刺激命题:相同的刺激,引起相同/相似的行为。

价值命题:行为结果越有价值,重复的可能性越高。

剥夺-满足命题:重复获得相同奖赏的次数越多,价值越小。

{边际效用递减}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投入,其效用呈递减趋势。

侵犯-赞同命题:当个体没有得到期待的奖励,或者受到出乎意料的惩罚时,他可能产生愤怒,从而出现侵犯行为,此时侵犯行为对他更有价值。

反之,个体得到预期奖励,或没受惩罚,他会高兴,从而采取赞同行为,此时赞同行为对他更有价值。

三、符号互动论

基本内容:

意义、符号对社会行为作用重大。

通过符号的互动,人们形成自我概念,建立关系,处理外在信息。符号包括语言、文字、记号、动作姿势表情,等。

主要观点:

自我、心智和社会,不是彼此分离的,而时符号互动的过程,三者各自的形成和发展都以符号为前提。如果人没有使用符号的能力,心智、自我会混乱。

语言时心智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

心智时社会过程的内化,内化就是人的“自我互动”。

行为并不是个体对刺激的机械反应,而是自己“设计”的,个体在符号互动中学会社会允许的限度内行事。

个体行为受自身对情境的定义的影响,个体不断在赋予事物意义。

个体与他人的面对面互动,协商的中心问题,时双方的身份和身份的意义。

自我时社会的产物,是主我和客我互动的结果。

四、精神分析论

(一)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论

意识、前意识、前意识

力比多

生本能、死本能

快乐原则、现实原则、至善原则

本我、自我、超我

(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人的精神优崇高的抱负,而不是自然主义的。

神经症的解除,不是心理治疗的目的,而是人格发展的副产品。

心理治疗的目的,是帮助他们树立一种面对苦难的、哲学式的耐心和坚定。

集体无意识

(三)新精神分析论

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的影响。

 

 

 

 

 

 

 

 

 

 

 

 

 

 

 

 

 

 

 

[展开全文]

第一节   概述

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

                                           —— 艾宾浩斯

霍兰德(美)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哲学思辨、经验描述、实证分析三阶段,即对应着启蒙期、形成期、确立期。

一、哲学思辨阶段,围绕“人性”,纯粹理性的思辨

 二、经验描述阶段,纯粹理性向“可感知的”落地

三、实证分析阶段,经验的量化,用数据说话,

认为经验可以 测量,追求“准确性“

 

一、哲学思辨阶段

从古希腊开始,到19世纪上半叶。

社会心理学思想和一般的心理学思想混在一起。

其特点是,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

围绕着“人性”的哲学争论,可视为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关于人性

一派认为,人性虽受遗传因素影响, 但却深受教育和环境的影响。认为,人性具有潜在“善”,教育和环境可以改变人性。人类行为是社会决定的,改变人性的前提是改变社会。

代表任务:苏格拉底、柏拉图、卢俊、孔子、孟子,等。

性相近,习相远。——孔子

苏格拉底,产婆术,在哲学对话中,帮人把知识“生”出来。

另一派认为,人性由生物或本能决定,社会不可能从根本改变人性。人性是自私邪恶的,需要受法律的强制。

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荀子,等。

“人之性恶,其善叶伪也”——荀子

 

这一阶段对人性的假说,对社会心理学发展有启蒙作用。

虽然这个话题,很有意思,但是,这属于古代哲学的思想范畴,是我们思考人类心理的最古老的命题,不要再留恋于此。

实际上,人性具有丰富的层次性,

善或恶的两极,属于价值观层面,

而心理学侧重的,是不论善恶,其背后的需求结构,以及心理过程。

 

二、经验描述阶段

经验描述:纯粹理性开始落地

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

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心理和行为进行客观描述和分析。

五大思潮:

(一)达尔文进化论

(二)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三)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四)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五)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

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图腾与禁忌》、《群体心理学与自我分析》、《文明及其不满》,等。

实证:经验的量化,反映了学科对于“准确性”的需求。

20世纪20年代至今

从描述研究转向实证研究。

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

从纯理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如,实验法,“他人存在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原则

价值中立原则:不要带着“预设”的立场和个人偏见。

系统性原则:系统的分析问题。

伦理原则:

(1)在指定研究计划时,研究者应评估其道德可接受性。

(2)研究者应向被试说明研究计划的主要部分,征得同意。

特殊情况下的欺瞒必须经过严格的程序核准,并在事后向被试说明,求得理解。

(3)具体研究中,要保护被试。

(4)被试有退出的自由。

(5)被试的资料需保密,如要发表,涉及个人隐私,须经被试同意。

(6)研究结束前,不得与被试建立研究工作以外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同基础心理学)

实验法   心理咨询师工作不需要。

观察法

调查法:访谈法、问卷法

档案法

如何看待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结果?

社会心理学师解释个体心理的一个路径

注意,不要夸大研究结果的适用范围

人人都是业余的社会心理学家,但常识只有经过验证,才能上升为科学。

 

一、社会学习论    

认为,人的社会行为的形成和变化,是一个不断习得的过程。

理论起源:行为主义

学习机制:

联想:属于经典条件反射。如,纳粹一词,本能的联想到恶行。

强化:奖赏与惩罚,使行为固定下来。

模仿:如,语言的习得、态度的习得。

观察学习---班杜拉

认为,个体通过对他人行为、结果的观察,获得行为模式的更新。

四个过程:

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动机

评价:

侧重外在行为的经验建构,

忽视个体的内在心理分析。

 

 

 

 

 

 

 

 

 

 

 

 

 

 

 

 

                          

 

[展开全文]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知识

人是关系的产物

人的心理,是自然人与社会互动的结果。

目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社会化与自我概念

第三节   社会知觉与归因

第四节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第五节   态度形成与态度转变

第六节   沟通与人际关系

第七节   社会影响

第八节   爱情、婚姻与家庭

 

 

第一节   概述

第一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第二单元    社会心理学简史

第三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一、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基础性的分支学科,

诞生于心理学、社会学两个母体

形成两种取向:侧重心理学的、侧重社会学的。

注:社会是人的有机结合。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结构与社会活动的学科

取向1:侧重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与社会意识的学科。

取向2:侧重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 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

总之,一般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社会情境中的个体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

 

二、社会行为、社会心理

(一)社会行为:人在社会情境(或想象的社会情境)中的行为系统。

包括:个体的习得行为、亲社会行为、反社会行为、人际合作与竞争、群体决策行为等。

勒温:B=f(P,E)行为是个体与情境互相作用的结果。

B=behavior行为,P=person个体,E=envioranment环境

“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互相依赖的因素群。”——勒温

同一个时代的人,心理与行为方式具有某些共性。

同一个亚文化环境下的人,也具有某些共性。人,是情境的产物

“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互相依赖的因素群”     

                                          ——勒温

 

(二)

社会刺激——社会行为,

社会心理是其中的中介过程(认知、情感、态度,等)

社会刺激=真实事件+想象中的“真实”事件

社会心理,影响因素:

即时情境     过去的经验      个体人格特征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个体层面:个体的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等

人际层面:个体之间的互相作用。如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等。

群体层面:一群按某种特征联系起来的人,比如,学生群体、教师群体、公务员群体,等

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等

社会层面:社会风俗、时尚、阶层、阶级、民族心理特征,等。

 

 

 

 

 

 

 

 

 

 

 

 

 

 

 

 

 

 

 

[展开全文]

能力和人格

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是一个人的脾气、性情。

是人的风格,无好坏之分

不决定成就,但影响效率

和道德无关

相对稳定,也有一定的后天可塑性

气质类型学说

体液说        体型说       血型说      激素说

 

 

气质类型体体液说

创始让你:希波克拉底

多血质       胆汁质         黏液质       抑郁质

外向           外向            内向           内向

情绪稳定     不稳定        稳定           不稳定

 

情绪稳定:即个体的兴奋和抑制能达到平衡

多血质:外向、情绪稳定,人际特点   做事特点      优势、弱点

胆汁质:外向、情绪不稳定、人际特点、做事特点、优势、弱点

黏液质:内向、情绪稳定、人际特点、做事特点、优势、弱点

抑郁质:内向、情绪不稳定、人际特点、做事特点、优势、弱点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巴普洛夫

神经过程的特性、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的关系

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这种态度相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态度是一个人对仍、事物的反映倾向性,它是后天生活中习得的。

态度由认知、情感、行为倾向三个因素构成。

性格相对稳定,但具有可塑性。

 

性格的结构

态度特征:热情、关爱、冷漠、不负责任等。

意志特征:毅力、坚持、优柔寡断、懦弱。

情绪特征:积极、平和、消极、悲观。

理智特征:认知活动中的性格特征,如独立思考、务实。

第五单元   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的动力理论

荣格的内-外向人格类型理论

人格特质理论:奥尔波特、卡特尔、艾森克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的动力理论

本我:原始的本能,快乐原则

自我:理性和审慎,现实原则

超我:道德化的我,至善原则

 

荣格的内-外向人格类型理论

两种态度:内向、外向

四种驱力:思维型、情感型、感觉型、直觉型、态度X驱力,构成八种人格类型。

人格特质理论:奥尔波特

用个案研究法,从很多人的书信、日记、自传中,分析出各种具有代表性的人格特质。

他认为特质是人格的基础。

共同特质

个人特质(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人格特质理论:卡特尔

共同特质、个别特质、表面特质、根源特质。

 

人格特质理论:艾森克

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三个维度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展开全文]

第九节     能力和人格

第一单元   能力

第二单元   人格

第三单元   气质

第四单元   性格

第五单元   人格理论

第一单元    能力

能力概述

能力: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智力:认识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问的能力叫智力。

能力的分类

一般能力    特殊能力

液体能力、晶体能力(难点)

认知能力、操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

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创造能力

 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发展水平方面。从人类整体来说,个体差异呈正态分布。

即智商分布,两头小、中间大。

能力类型方面,人的能力结构有差异。

多元智能理论,由哈佛大学的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例如:建筑师

及雕塑家的空间感比较强、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的体力较强、销售的人际智能较强、作家的内省智能较强等。

语言、数理逻辑、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际、内省、等七种能力。

能力发展早晚方面,有的人早慧,有的人大器晚成。

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遗传:染色体

环境:营养、原生家庭、工作环境、文化与亚文化,等。

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遗传潜能越好,环境的影响越大。

遗传潜能较差,环境的影响较小。

人格的定义

人格,是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在不同的时间、地点,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使他具有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心理品质。

人格的特性

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功能性、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人格结构:气质+性格。

 

 

 

 

 

 

 

 

 

 

 

 

 

 

 

 

 

 

 

 

 

[展开全文]

第八节   情绪、情感和意志

第一单元    情绪和情感概述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情绪变化的外部表现:表情、动作

1、面部表情

通过眼部、面部、口部肌内的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状态。

厌恶:1、鼻子皱起。

          2、上嘴唇上扬

吃惊

        1、眉毛向上挑

        2、眼睛圆睁

        3、嘴唇无意识地张开

恐惧:

        1、双眉上扬、聚拢

        2、上眼皮上扬

        3、眼袋紧绷

        4、双唇向两耳水平方向略微拉伸

轻蔑:

         1、只有脸一侧的嘴角紧闭、上扬

快乐:

         1、真实的笑容永远会有

              眼角皱纹

             脸颊鼓起

            眼睛周围肌肉运动

生气:

          1、眉头紧蹙、下沉

          2、瞪眼

          3、双唇紧闭

悲伤:

          1、上层眼皮下垂

          2、两眼无光

          3、两侧嘴角微微下拉

2、肢体表情

身体距离、身体倾向、身体朝向、身体正面的遮挡、安抚动作等。

其他,如不由自主的敲桌子等

3、言语表情

通过声调、节奏变化来表达情绪的,也是一种副语言现象。如言语中语音的高低、强弱、抑扬顿挫等。

例如人们惊恐时尖叫:悲哀是声调低沉,节奏缓慢,气愤是声高,节奏变快,爱慕时语调柔软且有节奏。

二、情绪、情感的联系与区别

两者统称为感情,在日常生活中区分布严格。但作为科学概念,情绪情感是互相区别,又相互联系的。

区别:情绪具有情境性、短暂性,一旦这一情境发生变化,相应的情绪体验就消失或改变。

而情感则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持久性,一经产生就比较稳定,一般不受情境左右。

情绪具有冲动性,其与理性成反比关系。而情感却往往具有理性价值,它可以指导和调整我们的行为。

情绪带有明显的外部表现,如悔恨时捶胸顿足,愤怒时暴跳如雷。而情感更加内隐,而不是外显,其更容易从细节处流露出来,而跟表情没有必然关系。

联系:

情绪和情感又是相互联系的

情感离不开情绪。情感通过情绪反应来表达。

情绪也离不开情感。情感支配情绪表现。

信号功能

情绪和情感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

积极情绪是人际能力的重要因素,因为传递积极信息,包括对他人的积极认知。

持续的消极情绪是在给人提供信号,潜意识内心深处并不开心,需要面对和处理。

适应功能

情绪和情感是个体适应环境、求得生存发展的重要方式。

友好的表情让你快速融入环境

观察细微表情可以帮助你分析所处人际环境

动机功能

情绪、情感驱动人的行为,是人的动机系统。

组织功能

情绪和情感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

积极情绪的协调作用,消极情绪的破坏、瓦解作用。

积极情绪使人注意积极信息,让人更具有亲社会性,更容易发出积极行为,消极情绪则反之。

第二单元   情绪、情感的两极性及变化维度

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

情绪是正负抵消、成对出现的。

有高点就有低点、有开心就有不开心,有紧张就有轻松、有激情就有平静,等。

人的情绪不是直线的,而是正弦曲线的。

变化维度

(一)动力性   增力-减力

(二)激动度   激动-平静

(三)强度       强-弱

(四)紧张度    紧张-轻松

 

第三单元

情绪、情感的种类

一、人类原始的基本情绪     快乐     愤怒    恐惧    悲哀

1.快乐:追求并达到所盼望的目的。

2.愤怒:愿望达成过程中,一再受到妨碍。

3.恐惧:缺乏处理或摆脱可怕情景的能力。

4.悲哀:失去热爱或盼望的事物。

二、情绪的种类

从情绪的状态(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来分

心境:一种微弱、持久而又具有弥漫性的情绪体验状态。

激情: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

应激:在出现意外事件或遇到危险情景的情况下所出现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1、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平静而持久,带有弥漫性的情绪的状态。

特点:(1)从发生强度和激动性上看,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的情绪体验,它的发生有时人们根本觉察不到。

            (2)从延续时间上看,心境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情绪体验,少则几天、几周、多则数月、数年。

            (3)从影响范围来看,心境是一种具有非定向性、弥散性的情绪体验,即心境不指向某一特定事物,而是使人们的整个心理活动和行为都染上了某种情绪色彩。

2、激情: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为时短暂的情绪状态,如狂喜、爆怒。

特点:

(1)爆发性。激情的发生过程十分迅猛,大量的心理能量在极短的时间内喷发而出,有如火山爆发,强度极大。

(2)冲动型。常出现“意识狭窄现象”(即个体在激情状态下,认知活动范围缩小,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此时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减弱,行为容易失控)。

(3)持续时间短。冲动一过,事过境迁,激情也就弱化或消失了。

(4)明确的指向性。激情通常由特定对象引起,如意外的成功会引起狂喜,理想的破灭可导致绝望。

(5)明显外部表现。如愤怒是捶胸顿足,狂喜时手舞足蹈。

3、应激:由出乎意料的紧张状况所引起的情绪状态,是人对意外的环境刺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

特点:

(1)超压性。无论在危险情境,还是紧要关头,由于强烈刺激而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2)超负荷性。应激状态下,个体必然会在生理、心理上承受超乎寻常负荷,必须充分调动体内各种能量或应付紧急、重大的事变。

(3)产生原因。与个体对所面临的情境的自我应付能力有关。当个体意识到情境要求超出了自己的应付能力时,就会处于应激状态。

(4)积极与消极。

积极反应:急中生智,力量倍增,个体智力、体力都超水平发挥,从而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及其摆脱困境,人们通常在此时可做出平常做不到的事情。

消极反应:表现为惊慌失措,意识狭窄,四肢瘫痪。持续应激会导致多种疾病的产生。一般说来,应激状态的某些消极影响可以调节:过去的知识经验,良好的性格特征,高度的责任感等,都是在应激状态下防止行为紊乱的重要因素。

三、情感的种类

(一)道德感

1、含义:个体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思想意图或行为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当自己或他人的言行符合道德规范时,对已会产生自豪、得意等情感,对他人会产生敬佩、羡慕、尊重等情感,当自己或他人的言行不符合道德规范时,对已会产生自责、内疚等情感。

2、内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人道主义、爱情、责任感、良心。

3、特点:社会性、历史性,时代性、阶级性、民族性。

(二)美感

1、含义: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2、种类:(1)自然美感(2)社会美感(3)艺术美感

3、特点:人类对美的追求具有共性,“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美感因不同的文化、民族而存在着差异性。一般说来,人类的自然美感具有较大的共性。而社会美感与艺术美感具有较大的差异性。

美感与道德密切相关:无论是客观现实本身还是其在艺术作品上的反映,在它们激发美感体验时,也往往会激起一定的道德感。美感与道德感有时一致,有时有区别;外表美内在美。

(三)理智感:

1、含义:是在智力活动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人们在探索未知的事件时表现出来的求知欲望、认识兴趣和好奇心;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出现的迟疑、惊讶、焦躁以及问题解决后的喜悦、快慰,在评价事物时坚持自己见解的热情,为真理而献身时感到的幸福与自豪,由于违背和歪曲了事实真相而感到羞愧等.....

2、形成与作用:理智感在智力活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发过来又给智力活动以巨大的推动。

3、特点:虽然理智感在全人类中表现出许多共性,但仍受社会道德观念和个人世界观影响。因而人们对科学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等,都反映了每个人鲜明的立场和观点。

第四单元    意志

意志的定义

意志是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为,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意志过程中,内心动机的四种冲突:双趋式冲突、双避式冲突、趋避式冲突、双重趋避式冲突。

意志品质

自觉性     果断性   坚韧性    自制性

(一)自觉性

意志的自觉性是指一个人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行动的目的和意义,并据此主动调节、支配自己的行动意志品质。

这种品质往往反映了一个人坚定的立场和信仰,贯穿于意志行动的始终。

“人云亦云,没有主见,受暗示性强”,与自觉相反的是盲从性和独断性。

(二)坚韧性

意志的坚韧性指一个人在实现预期目的的行动过程中,坚持不懈,百折不挠,持之以恒,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意志品质。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与此相反的是顽固性、动摇性等。

(三)果断性

意志的果断性是指一个人能够根据复杂多变的情境,善于分辨是非,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

“飞机驾驶员、汽车司机的果断性”

与此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

(四)自制性

意志的自制性是指一个人善于根据预期目的或既定要求,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意志品质。

“必要时能抑制激情、爆怒、愤慨、失望”

与此相反的是冲动型、任性和懦弱。

自觉性:

含义:对自己行动的社会意义和目的有充分的了解并能主动支配行动

相反品质:盲目性、受暗示性和独断性。

果断性:

含义:迅速作出决定并付诸实施

相反品质:优柔寡断、冒失

自制性:

含义:能合理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行动

相反品质:怯懦、冲动

坚持性:

含义:能百折不挠地决定贯彻始终

相反品质:动摇、顽固与执拗。

 

 

 

 

 

 

 

 

 

 

 

 

 

 

 

[展开全文]

需要和动机概述

需要的种类

自然需要、社会需要、物质需要、精神需要。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是一种“缺乏感”。

需要达到一定强度,使人意识到自己的需要时,就会形成动机。它是推动行为的内部条件。

诱因,是推动行为的外部条件。

动机,是个体朝向某一目标,维持这种活动的内在心理动力。

同一行为,背后可能有各种复杂的动机。

形似的动机,也可能引起不同的行为。

动机与效果,可能存在不一致。

生理动机、社会动机

生理动机,跟个体的生理需要有关的动机,也称为内驱力。如,饮食、休息、性欲等。

社会动机,跟人类社会文化需要有关的动机。如,交往动机、成就动机、权利动机等。

兴趣、爱好,

都属于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所以属于社会性动机。

有意识动机、无意识动机

动机的分类

内在动机、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个体的内在需要

如,出于对好奇心而学习

外在动机:外部环境的影响

如,出于老师的奖励而学习。

第二单元     需要层次理论

自我实现:道德、创造力、解决能力、公正度、接受现实能力。

尊重需求:自尊、信心、成就、尊重他人、被他人尊重。

归属需求:友情、爱情、性亲密

安全需求:人生安全、健康保障、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道德保障、工作职位保障、家庭安全。

生理需求:呼吸、食物、水、性、睡眠、生理平衡、分泌。

一般来说,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后,高层次的需要才能顾及。

低层次的需要,出现的早

高层次的需要,出现的晚

自我实现的需要,到了青少年期才出现。

低层次的需要,又叫缺失性的需要

高层次的需要,又叫生长需要。

 

 

 

 

 

 

 

 

 

 

 

 

 

 

 

 

 

 

[展开全文]

第六节   意识与注意

第一单元   意识概述

意识,是在觉醒状态下的觉察,

包括对外界的觉察、对内在的觉察,以及评价。

意识通道的容量是有限的,它用于管理、调节身心系统,使心理活动集中、有效。

无意识,是指不需要意识随时随地的觉察和控制,

就可以自然而然发生的状态。

第二单元     注意概述

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不是单独的心理过程。

(一)定义

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二)特征

1、指向性(选择性)

2、集中性(维持性)

二、注意的外部表现

(一)适应性运动

(二)无关活动的停止

(三)呼吸运动的变化

传统的养生运动

都是注意力高度集中于当下的自我觉察的过程。

四、注意的种类

依据是否有预定的目的以及是否需要意志努力,注意可以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一、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

(一)定义

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二)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条件)

1、客观原因

(1)刺激的强度

(2)刺激的运动性

(3)刺激物的新异性

2、主观原因

(1)个体的需要饮食需要、亲密需要、求知欲,等

兴趣(直接兴趣、间接性趣)和态度。

(2)个体的情绪状态

(3)个体的身体状况

二、有意注意(随意注意)

(一)概念

有预定的目的,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二)唤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1、加深对任务的理解

2、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

3、培养坚强的意志力

4、培养间接兴趣

三、有意后注意

(一)概念

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力的注意。

(二)特点

1、具有高度的稳定性

2、是一种高级类型的注意

3、是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三单元     注意的特征

一、注意的广度(范围)

在同一时间的内,意识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二、注意的稳定性

(一)概念

注意保持在一定对象上的时间。

(二)注意的起伏现象

指由于高级神经活动的特点,形成的注意的动摇现象。

(三)与注意稳定性相反的品质-----分心(注意分散)

1、概念:

由于内外诱因的影响,注意离开了该注意的对象而转向了无关的对象。

2、引起分心的原因

(1)客观因素:多余的无关刺激的吸引、环境的嘈杂、对象与活动的过于单调等。

(2)生理因素:疲劳困倦、兴奋水平低、身体不适、神经衰弱等。

(3)心理因素:不良的生或学习习惯、意志薄弱、目的动机不明。

3、如何克服分心

(1)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吸引力;

(2)排除无关诱因与干扰,保持环境的安静

(3)提高个体的积极性

(4)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并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5)劳逸结合,防止过分疲劳,注意身体健康

(6)保持清晰的目标性,形成稳定的动力。

三注意的分配

(一)概念

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活动与对象。

(二)实现的条件

1、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已经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

2、同时从事的两种以上的活动,只能有一种是不熟练的。

3、同时进行的活动之间,形成了有一定联系的活动系统。

四、注意的转移

(一)概念

根据新的目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向另一个对象。

(二)影响注意转移快慢的因素

1、原来注意的紧张度

2、新注意对象的特点

3、个体的神经活动的灵活性

 

 

 

 

 

 

 

 

 

 

 

 

 

 

 

 

 

 

 

 

 

 

 

 

[展开全文]

第五节     思维、语言与想象

本章内容

第一单元      思维概述

第二单元      思维的种类

第三单元     概念形成与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第四单元     语言与言语

第五单元     表象和想象

 

第一单元      思维概述

一、什么是思维?

注意:对信息进行初步过滤

感觉和知觉:接受直接的刺激信息

记忆:将信息储存在头脑中

思维:在以上心理过程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更深层的加工。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的认识。

思维的特点1:间接性

已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为媒介,去认识没有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或者根本不能感知的事物,还可以预见未发生的事。

思维的特点2:概括性

把具象信息的共性抽取出来,形成一般性的认识。

概念就是概括的结果,以词的形成出现。

人可以踩着概念,够到感知之外的事物,即思维过程。

因为创造了概念,人可以在脑中更进一步组织、加工信息、形成判断和推理。

科学,就是把判断和推理过程严谨化、体系化的过程,以保证得出的结论客观,有很好的解释性。

总之,

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

是对头脑中已有经验不断更新和改组

是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过程

 

思维的操作过程

1、分析与综合

分析-把事物整体分解为部分的过程。

综合-把事物的各个部分结合起来,形成整体的过程。

2、抽象与概括

抽象-抽取事物共同的本质特性,舍去其个别非本质属性的过程。

概括-把这些共同的本质属性综合起来的过程。

第二单元    思维的种类

1、根据思维过程的凭借物不同

动作思维:以实际动作为主要凭借物的思维

形象思维:以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为凭借物的思维

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成进行的思维。

2、根据思维探索目标的方向不同

聚合思维:把信息聚合起来,朝同一个方向。

发撒思维: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不同途径探求各种答案。

3、根据思维的创新程度

常规性思维:运用已知的方法解决问题。

创造性思维:以新异、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

第三单元  概念形成与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一)概念的形成

概念,是思维活动的结果,也是思维活动赖以进行的单元。

概念的内涵:指的是其包含的事物本质属性。

概念的外延,指的是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

问题解决,就是在问题空间内进行搜索,以便从问题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过程。

问题解决的阶段

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提出假设     验证假设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既有只算经验的迁移

2、原型启发

3、动机强度

4、个性因素

 

3、思维定势-先前的思维活动形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后继同类思维活动的决定趋势。

积极作用----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消极作用----妨碍问题的解决

 

第四单元     语言与言语

语言是以语言和文字为物质外壳,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

言语是交流的动作过程。

言语借助于语言、表情和动作。

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

布洛卡区受伤,病人能听、能写、能认字,但说话迟钝、费力,“表达性失语症”

威尔尼克中枢受伤,病人听觉器官正常,能听到声音,不能分辨语言、无法理解字词。“接受性失语症”

视觉性语言中枢受伤,能看到字词,不能理解意思,“失读症”

书写中枢受伤,其他机能正常,不能写字、绘画,“失写症”

第五单元   表象和想象

表象,是过去经历过得事物,在头脑中浮现出现的画面形象。

想象是以已有的表象为素材,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心理 。

1、无意想象

无意想象:没有预定的目的,在一定的刺激影响下,不由自主地引起的想象。

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例子。

在梦中,经历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

幻觉是异常精神状态下的无意想象。

如幻听、环视等。

2、有意想象

画家画画   作家创造小说      建造师设计楼房 

有意想象:有预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

3、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独立的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如:写书的原创性与重复率。

特点:首创性、独立性、新颖性

影响因素

1、创造性的动机。

2、原型启发与联想。

3、积极的思维活动。

4、灵感与专注的劳动

 

 

 

 

 

 

 

 

 

 

 

 

 

[展开全文]

授课教师

心理咨询师 大咖讲师

课程特色

视频(66)
PPT(21)
下载资料(20)
作业(56)

最新学员

学员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