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770人加入学习
(6人评价)
2021年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精讲课
价格 ¥ 1280.00
该课程属于 2021心理咨询师(中科院)-实操就业三证班 请加入后再学习

特殊智力学说

晶态智力

 

[展开全文]
田亚东 · 2021-04-09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青年期的心理发展

17,18-35岁,黄金时期

 

特征

1,发育成熟

2,承担社会地位

生活空间扩大

4,开始恋爱结婚了

 

思维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二元论阶段

 

[展开全文]
田亚东 · 2021-04-09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少年期的自我中心性特点

独特自我

老是想想我是一个独特的人

假象观众

在心理上制造想象的观众

 

第二逆反期

为独立自主意识受阻而抗争

为社会平等的欲求不满而抗争

观念上的碰撞

  反抗的主要对象

父母,但也有迁移性  比方是七大姑八大姨去管

 

第一,第二逆反期的异同

第一逆反期为2-4岁,一般在三岁左右

第二逆反期出现在小学末期至初中阶段

帮助少年儿童顺利度过逆反期

1,认识和理解意义

2,正确对待

 

网瘾

主要表现

不由自主的强迫性网络使用

在游戏中强烈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一旦停止网络会出现生理和心理方面明显的不良

 

网络行为表现出一定的发展过程

初期患者会出现精神依赖

中期出现躯体依赖

后期出现严重的心理社会问题

 

造成网瘾原因

本身特征

青少年本身特点及个体人格发展

家庭环境不良和学习压力过大

 

青春期精神分裂症

1遗传因素

2环境因素

3各种诱发因素

 

自杀倾向

年龄趋势与性别趋势

16-24自杀成功人士远高于15岁以下

有意向或行为的,女高男,成功的,男高女,男女比例为3:1

原因

心理障碍

家庭环境

学校的强大压力

不能面对个人遭遇的问题

先兆

反社会行为与青少年犯罪

 

犯罪率增加,年龄下降趋势,女性增加趋势,日益暴力化,团体趋势

 

离异家庭犯罪率是健全家庭的4.2

因素以及预防

 

 

 

[展开全文]
田亚东 · 2021-04-09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1、多血质:外向、情绪稳定---兴奋性

(开放型,可以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速度快,不较真,适合谈判,适合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朋友多)猪八戒

2、胆汁质:外向、情绪不稳定----活泼型

(义正言辞,语气坚定,有眼神锋芒,喜欢保护别人,重情,义气,喜欢照着别人,老大型,适合做自己喜欢的事,不适合做琐碎的事情。朋友参半)孙悟空

3、粘液质:内向、情绪稳定---安静型

(与生俱来没有太多情绪,不喜不悲,行动实干型,有管理才能。没有那么多朋友)沙僧

4、抑郁质:内向、情绪不稳定---抑制型 弱型

(理性,严谨,金口玉言一般不说很小心,抑制情绪,出问题先找自己问题,适合专业技术类工作,不适合与人打交道,多数都喜欢看书)

 

 

 

 

 

 

 

 

 

 

[展开全文]
石敬杰 · 2021-04-09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游戏的发展

机能游戏 简单重复的动作和活动

象征性游戏,假装游戏

规则性游戏

 

象征性游戏

 

过家家

游戏的社会性发展

独自游玩和旁观游戏

平行游戏,各玩各的

社会性游戏  协同   合作

 

幼儿的认知发展

记忆发展的特点

无意识为主,有意识发展较迅速

形象记忆为主

 

 

记忆策略的发展,

[展开全文]
田亚东 · 2021-04-09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婴儿期,是出生到三岁

新生儿,出生到1个月

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食物反射,防御反射,定向反射等,成为生存反射

 

[展开全文]
田亚东 · 2021-04-08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二因素论

遗传与环境

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

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行为发展的理论

观察学习

替代性强化,小朋友因做事情受惩罚,其他小孩就不这么做了

文化历史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源泉

社会文化活动是智力发展的源泉

以语言为中介使心理活动发生质变

教育与教学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最近发展区

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3,学习和指导的最佳期限

[展开全文]
田亚东 · 2021-04-08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1.基础心理学的内容:认知,情感情绪,意志

2.人的心理本质,是怎样产生,依存,来源?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3.心理学是德国心理学家冯特1879年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的世界上第一个有影响的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科学的诞生和独立。

4.机能主义的代表人物 杜威 实用主义

5.行为主义的代表人 华生 行为刺激反应

6.格式塔学派:完形 整体大于局部之和

7.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 潜意识 又称心理动力学派,差点得诺贝尔奖,因为没有诺贝尔奖心理学奖,只有医学奖

 

[展开全文]
程清华 · 2021-04-09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离婚 

夫妻间的心理冲突1:需求不满

自我价值不满,自尊受损

  价值观念的差异 未必全是坏事

把什么排在第一位

有差异是必然的,关键在于是否愿意彼此妥协,靠近

取决于彼此是否看得起

 

3,自我的疏离

4性层面的差异

人和人之间的亲密需要 回避新,焦虑型亲密需要

表面是身体需要,实际是心理需要

 

 

离婚  常见原因

家庭功能得分太低

一方/双方体验感很差,且没有找到解决办法

婚姻成长期,没有顺利过渡,

对爱情持有高期待

许晴   期待高,母亲不能接受对方有一点点不爱自己

社会支持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

 

对于儿童来说,家庭是社会的模拟

情感方面,满足孩子没有上限,无条件的爱

社会规则以及人格的培养

家庭的结构要素

核心家庭,主干家庭

 

家庭的功能

经济功能,性的功能,生育功能,抚养与赡养的功能,感情交流功能,教育功能,休闲与娱乐功能

 

 

[展开全文]
田亚东 · 2021-04-08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婚姻 

男女之间结成夫妻关系的行为,婚姻关系的实质,在于其社会性

爱情,是自然属性

婚姻,社会性

 

婚姻动机

性需要

繁衍的需要(集体无意识)

   年龄越大了,越想生孩子

经济学层面的理性考虑

 

夫妻关系的类型1:爱情型

 

 

 

[展开全文]
田亚东 · 2021-04-08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爱情  人际吸引的最强烈的形式

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

高级情感,不是低级情绪

有生理基础,包括性爱因素,不是纯粹的精神依恋

意味着奉献的意愿

内容是多元的,核心是对异性魅力的知觉

分类

激情爱,多巴胺的感觉  内心想要

伙伴爱,母性或者父性光辉  内啡肽 内心得到满足

 

浪漫史,好朋友式、游戏(玩玩那)、占有、实用、利他

斯通伯格,爱情三元论

 

亲密,激情,承诺

 

爱情的发展阶段

求爱是一种理性的行为,是一种潜在价值的最大化

阶段一  取样与评估

阶段二 互惠

阶段三,承诺

阶段4,制度化

如何看待,分手

价值权衡下的及时止损,以前的情感损失掉了

激情和浪漫可以持续多久?

波动状

没有激情了,还有亲密

[展开全文]
田亚东 · 2021-04-08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从众,

影响因素

 

社会促进  两个效应,结伴效应(同伴之间一起上课,观众效应,旁边有人在看着,

优势反应:已经掌握很熟练的动作,在社会中被强化

弱势反应:正在学习,不熟练

竞争或者想别人说个好

社会干扰

社会懈怠 责任意识降低(农业合作社效率低

 

模仿,暗示和社会感染

模仿  在没有压力的条件下,个体受他人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和他人相同/相似的现象

 

意义:模仿是学习的基础

      适应作用

      促进群体形成

模仿的发展

  从无意模仿到有意

 

规律 塔尔德的模仿率

 

下降率,下层模仿上层

几何级数律    时尚,谣言,小道消息

先内后外律  先本土后外域

 

暗示,在非对抗的条件下,去施压影响,使其接受意见和观点

 

他人暗示,自我暗示   自证预言

如果非常确信自己会怎样,不知道想法怎么来的

 

 

影响暗示的效果

暗示者的权力,威望,社会地位,人格魅力

场独立性,自信水平,知识水平,年龄,性别等

被暗示者所处情境,越处于困难期

 

社会感染

 

个体间的感染,

大众传媒的感染

大型开放群体的感染

 

 

 

[展开全文]
田亚东 · 2021-04-08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深度

四个层次

兴趣爱好方面

社会态度

自我概念与个人的人际关系

    我跟谁之间的关系比较好

隐私方面

     两人相互有秘密。关系突飞猛进

别有用心 引导别人做隐私暴漏,但是自己并不暴露隐私,这种关系就得小心辣

 

自我暴漏与人际关系的深度

一般来说,两者呈正比

毫无关系的陌生生状态

公众人物

 

总统竞选

前期表现很好,后期表现小小摔了一跤,适当的暴漏

 

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

 

良好人际关系原则

相互性

交换性

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平等原则

 

三维理论

包容 无条件接纳,非忍受状态

支配  不仅被包容,又被引领,非控制状态

情感 我喜欢或者不讨厌这个人

好的人际关系,决定了其与社会情境的联系,影响心理健康

 

3种人际需要*2种满足方式(主动表现,被动表现)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熟悉与邻近

   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呈倒U型曲线

相似与互补

    信念、价值观与人格、兴趣,爱好、社会背景、地位

年龄,经验

最重要的是要感受到这种相似性

 

互补

互补  医生,律师啊(我的职业缺乏某种状态,他有,我可以请教)

需要的互补

社会角色和职业的互补

某些人格特征互补,内向,外向,行政能力

互补也可以产生吸引力

外表

才能

才能可以产生吸引力,也可能被人理解为威胁

真诚与自我暴漏不同

人际互动

竞争

争夺一个共同目标的行为

目标稀缺

人际种,双赢是最后的

 

 

 

 

 

 

 

[展开全文]
田亚东 · 2021-04-08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态度 定义

内在性:藏于心

对象性

 

态度的成分

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倾向成分

吸烟的时候,认为吸烟有害健康,

 

一般来说,三者是协调一致,如果不一致,情感成分会占主导地位

 

 

态度与行为

存在不一致

态度是行为的决定因素,但行为还受情境,认知,过去的经验的影响

态度和价值观

价值观是抽象的,态度是具象的

态度取决于价值

 

态度的功能

态度的形成

译丛阶段

认同阶段

内化阶段

 

态度转变

模型

 

3接受者的因素

原有态度与信念的特点

人格因素:依赖性、自尊水平,社会赞许动机

个体心理倾向

叛逆心理,惯性,面子等

4,情境因素

 

[展开全文]
田亚东 · 2021-04-08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喜欢读书  希望满足社会要求

 

动机的过程  需要-紧张度

 

社交情绪

定义,

几种基本的消极社交情绪

社会焦虑

嫉妒(羞愧+愤怒+怨恨

羞耻,感觉没做到自己能做到的事情

zi'zui

 

[展开全文]
田亚东 · 2021-04-08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社会知觉

关于社会信息的知觉

自己的,和他人的

影响因素

认知者的自我图示

兴趣与动机

 

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

 

效应

首因效应(第一次)  近因效应(近期发生的事情影响大) 光环效应/晕轮效应  =漂亮姑娘  又掉能力比较惊讶,有错误主动为她找借口

 

刻板印象 女司机群体

 

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

信息整合模式

加法模式

平均模式

加权平均模式 相声演员  ABCD  

中心品质模式  只看是否善良啊,忠诚

 

印象管理 个体以一定的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认识  

策略

按照社会常模,社会平均水平,管理自己

容易被接纳

 

隐藏自我,抬高自我

 

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管理自己的人设

 

投其所好

 

归因  

原则 不变性原则

折扣原则  协变原则

凯利的三位理论

  最全面的归因原则

 

  特异性信息,共同性信息,一致性信息

影响归因的因素,

 

[展开全文]
田亚东 · 2021-04-08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个体社会化主要载体

家庭,儿童与原生家庭

学校,主要的科学体系

大众媒体,文化性

 

社会化类型

语言  得体的语言习惯

性别 大家对于这个时代的男性的期待是什么

道德的社会化  内心的道德准则

政治   国家政治体制下

 

 

社会角色

角色理论

先赋角色   谁的孩子

成就角色   明星

规定性角色  亲自关系

开放角色   朋友

功利性角色  获取利益

表现型         虽然获利,主要是为了成就   学者 ,科学家,强调社会公平

自觉角色   自己知道

不自觉角色  自己不知道

 

角色扮演    有孩子之前  有孩子之后

 

首先角色期待  大家都是怎么做父母的,又要那些准备,我个人想咋样

角色领悟   

角色实践   

每个角色都有个适应过程,生完孩子睡不着

亲密关系的心理问题 角色扮演中的不适

 

角色失调

角色冲突  刚开照顾孩子,在我和孩子之间做个选择

角色不清    

角色中断

角色失败

 

 

自我,自我意识 、自我概念

 

自我:我认为我是什么样的人

 

主我  客我

镜我:我认为别人是如何看待我的

镜我比真实的自我更重要

做一些让别人看得起的事情

我想要在别人看得起我的基础上更好的看得起自己

 

自我的结构

 

身体   心理(情感,智力)

社会(社会中的印象)  理想(我理想中额样子)   反思自我

 

自我概念的功能

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

    别人对自己的解读不一致,自己对自己认知的稳定性  确定性  我知道我是谁

解释经验 自己发生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如何解读这些事情

决定期待

 

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生理自我:8个月左右开始,3岁左右成型  咬手 ,大便

社会自我  3岁到14岁  开始说不,我的,所有权的概念,这个东西是我的,哪些东西是我的权利,除了我的之外还有他的,界限清晰化

心理自我  情绪情感成长

儿童发现自我

 

自我概念的测量

 

用6-7分钟的时间,写出15个关于我是谁的叙述句来进行自我觉察

 

身份

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

客观性  主观性  多重型 稳定性 契约性(双主体,双发决定的 这种关系 ,夫妻啊父子啊,有理性成分,需对身份负责)

自尊 个体对自己的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自尊=成功/抱负

 

影响自尊的因素

家庭中的亲自关系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老是尊重还是打击孩子的尊严,缺乏价值感。

离开原生家庭后适度修复自己的自尊

行为表现的反馈  PUA测验  不管你做了什么,得到的反馈都很糟糕

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  根据孩子的状态,是否参加活动  孩子不适应,要适当退出

根据相似性原理,理性地进行社会比较,跟爱因斯坦比智商 

 

 

 

 

 

 

 

[展开全文]
田亚东 · 2021-04-08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1. 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观察人的心理和行为,根据观察结果来推断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方法。 
  2. 调查法: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对象提问,收集信息的方法。
  3. 实验法:严格控制条件,观察对象的行为和活动,因果关系(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
  4. 个案法:
  5. 布洛卡区:主管语言
  6.  
[展开全文]
付金礼 · 2021-04-07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交换

成功命题:得到奖赏就重复行为,重复频率越高

刺激命题:相同的刺激,引起相同的或相似的行为

价值命题:行为结果越有价值,重复的可能性越高

剥夺-满足命题:重复获得相同奖赏次数越多,价值越小。

精神分析轮:意识、下意识、潜意识(也是动力)

生本能:核心是性本能

死本能:寻找刺激(如:跳伞或蹦极)

精神分析: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心理治疗的目的是帮助他们树立一种面对苦难的哲学式的耐心和坚定

新精神分析论: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的影响

 

[展开全文]
田雨a · 2021-04-07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 思维的特点:

1、间接性

2、概括性

  • 概念就是概括的结果
  • 受教育为什么:思考问题的时候更规范,严谨,有较好的解释、结论体系化
  • 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是对头脑中已有经验不断更新和改组,是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过程
  • 思维操作过程

1、分析与综合

2、抽象与概括

  • 思维种类:

1、根据思维过程的凭借物不同

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2、根据思维探索目标的方向(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3、根据思维的创新程度(常规思维+创造性思维)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既有知识经验的迁移

2、原型启发

3、思维定式

4、动机强度

5、个性因素

 

创造性想象特点:首创性、独立性、新颖性

 

 

 

 

 

 

 

 

 

[展开全文]
石敬杰 · 2021-04-07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授课教师

心理咨询师 大咖讲师

课程特色

视频(66)
PPT(21)
下载资料(20)
作业(56)

最新学员

学员动态

王乐2 开始学习 04、第一章 第四节 记忆
林溪 开始学习 13、第二章 第一节 概述3
孙莉亚 加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