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790人加入学习
(6人评价)
2021年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精讲课
价格 ¥ 1280.00
该课程属于 2021心理咨询师(中科院)-实操就业三证班 请加入后再学习

第四节

[展开全文]
周幸稳 · 2021-05-14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件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受性,即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即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呈反比

几个概念:感觉阈限、绝对阈限、差别阈限。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件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多种感觉的综合,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并不需要刻意为之。

[展开全文]
吕娜2 · 2021-05-11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基础心理学的内容: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需要动机、能力、人格。

人的心理学的本质

人的心理是怎样产生的?依存于什么?来源于何处?

答: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心理学发展简史:1879年,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有影响的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科学的诞生和独立。

 

[展开全文]
吕娜2 · 2021-05-10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心理学的气质是一个人的脾气和秉性,是人的风格,没有好坏之分,都有优缺点。相对稳定的,也有一定的后天塑造性。不决定成就,但影响效率。

性格是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人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奥尔波特认为,人的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卡特尔特质理论:

[展开全文]
宁芝贤 · 2021-05-17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液体能力:死记硬背的能力比如说到30岁就走下坡路了。

晶体能力:就是以后成长的经验,给自己带来的阅历,能力。

人格的特性: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功能性、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人格结构:气质+性格

气质是先天的,是一种风格, 性格是后天的养成

[展开全文]
宁芝贤 · 2021-05-09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展开全文]
厉阳 · 2021-05-07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思维的特点:间接性和概括性

思维的操作过程: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

 

[展开全文]
程清华 · 2021-05-07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应激源:作用于个体并使其产生应激反应的刺激物

 

 

[展开全文]
田雨a · 2021-04-29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识记保持再上

 

[展开全文]
刘永清 · 2021-04-23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感觉理解性记忆

[展开全文]
刘永清 · 2021-04-23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解决心理问题的几大取向

1.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催眠等)

适合意识层面无法触及的深层情绪问题

2.认知学派

适合理性认知层面的构建

3.行为主义

适合纠正本能的行为习惯

4.人本主义

适合提升人的积极自愈能力,是任何关系的基础

5.道家思想

中国心理学,普遍适合现代人焦虑过剩问题

 

[展开全文]

测验的常模

取样的方法

1.随机抽样

2,系统抽样

3.分组抽样

4.分层抽样

[展开全文]

一概述

测量:用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

事物:测量的心理和行为

数字:量化

法则:测量背后的理论

测量的要素:参照点和单位

参照点:绝对零点和相对零点

好的单位具备两个条件:有确定的意义,有相同的价值

量表“命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等比量表

二。心理测量

依照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通过观察人的代表性的行为样本,推论人的行为和心理整体的一种科学手段

心理测量的性质:间接性,相对性,客观性

三,心理测验的分类

1.智力测验

2,特殊能力测验

3,人格测验

按测验材料性质分:文字测验,操作测验

测验严谨程度分:客观测验,投射测验

测验的方式分:个别测验,团体测验

测验的要求分:最高行为测验,典型行为测验

四。纠正错误的测验观

1.测验万能论

2.测验无用论

3.心理测验即智力测验

 

[展开全文]
王玫a · 2021-04-22 · 58、第五章 第一节 概述 0

多听,多看课程

[展开全文]
杨梦云 · 2021-04-21 · 01、备考导学班 0

童年时期的道德认知阶段

皮亚杰的三阶段

1.前道德阶段,接受行为的结果

2.他律道德阶段

3.自律道德阶段

道德行为的发展

1.亲社会行为2.攻击行为

[展开全文]
王玫a · 2021-04-21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第四单元 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方法论)

原则

客观性:还原问题本来的样子(科学的方法、步骤、中立的态度,共情)还原真实

系统性:心理问题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发展性:心理问题是存在变化性、发展的

实用性:以问题解决为导向

 

以上须理解,可能出现选择题中。

 

研究方法

观察法

调查法

测验法

实验法

个案法

必须理解,可能会出现。

 

一、观察法

指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观察人的心理和行为,根椐观察结果(客观)来推断心心理的发生规律的方法。也叫自然观察法。

经常用的,用于搜集资料,或者大致评估。

比如观察儿童、动物、成年。

须理解记忆,可能会出现。

 

观察者应当受专门训练,可以增加观察的可靠性,减少观察的误差。

对所要观察的行为先有一定的了解。

观察目的要明确。

要使观察者处于一种自然状态,不能随意干扰被观察者的行为和活动。

要做精确而客观的记录,并对观察的材料尽可能地进行定量分析。如,记录行为持续的时间,行为出现的次数等。

可以凭借现代的记录仪器,如录音机、录像机等来补充现的遗漏,

观察记录表格,最好在观察前编排。

注意观察同一被试在不同情景下的行为表现。

上述需理解,对实际操作重要。

 

调查法

就某一问题,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被调查者提问,针对其回答进行分析,以获得心理资料的方法。自评量表

访谈法、问卷法

在调查时,要让被调查对调查人员产生信任感

调查的环境和谐,即让被调查者不感到有压力存在。

要认真记录被调查者的回答内容以及有关的行为表现。

 

上述理解即可。

测验法

通过标准化测验,来研究人的心理或行为差异的方法。

标准化测验,是指那些经过标准化过程的测量工具。

 

实验法

主试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观察被试的行为和活动,探索心理活动的因果关系(相关关系列、正相关、负相关、零相关//相关系数)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是科学性最强的一种方法。

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自变量导致因变量,这就是因果关系)

上述理解即可。(综合作用相关的结果,因果关系)

 

史上著名的实验

斯金纳箱,操作性条件反射

1971美,斯坦福监狱实验,电影《死亡实验》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罗森汉,精神病房里的正常人,改编成《飞跃疯人院》

1961年,取鲁大学心理学家兰姆,权威服从,该实验记录人在《电醒人心》一书中。

 

个案法

对某一个被试进行多方面的深入详细研究,包括历史资料,个人成就、测验结果、他人评价,等。目的在于发现其心理发展的过程。

个案研究非常重,是共性和个性的结合。

在心理咨询工作前,先把自己作为个案进行深入研究。

上述不考,理解。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来源于大脑)

神经系统与神经元

神经细胞叫神经元,

之间通过突触,来传递神经递质(化学物质)

中枢神经(脊髓和脑)、外围神经。

上述理解。抑郁症患者,严重,需药物,活跃神经递质。

心理咨询改变的是认知。

 

(一)神经系统与脑结构

美国,罗杰·斯佩里,“(裂脑人)割裂脑”实验,把连接两脑的胼低体切断,发现,对于右利手来说,左半球言语功能优势丧失,右半球空间知觉形象思维占优势

法国,布洛卡,发现主管言语表达的区域,被命名为“布洛卡区”

上述标黄的部分,有一定可能考。

 

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分工

大脑两半球具有相同的功能区域

左右半球在某些方面成为优势半球,这种不对称被称为“大脑两半球单侧化”

 

大脑的结构及机能

是人体的最高司令部,由皮层、边缘系统和基底神经节组成。分左右两个半球,每个半球又分四叶,额叶,顶叶,枕叶,颞叶。

额叶:运动、意识与语言中枢

顶叶:感觉中枢

枕叶:视觉中枢

颞叶:听觉中枢

 

二、内分泌系统和心理

垂体腺、肾上腺、甲状腺、性腺、等。

 

三、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

巴甫洛夫/斯金纳/桑代克,认为意识和行为是一种反射,即有机体通过中枢神系统,对作用于感受器的外界刺激发生规律性的反应。(行为主义学派)

1、条件反射既是生理现象,又是心理现象。

2、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即兴奋和抑制。

3、无条件反射:人/动作不学而能的。

条件反射:通过被动学习,在无条件基础上的反射。(案例:给肉骨头狗,前放铃声。)

4、操作性条件反射:人和动物,主动作出动作,获得奖励,形成的条件反射。(案:食物没来,按铃)

上述理解,可能会考。

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三)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1、条件反射的抑制

(外抑制、保护性抑制、消退抑制、分化

2、扩散和集中

3、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4、动力定型。条件反射的顺序固定了。

 

[展开全文]
翁炳钦 · 2021-04-21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需要笔记

[展开全文]
景志辉 · 2021-04-20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个人需求:

社会需求:

工作特点

医治人心、成就感和幸福感

 

[展开全文]
郭兰英 · 2021-04-20 · 01、备考导学班 0

基础精讲

绪论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基本概念体系

感觉、知觉

记忆

思维、言语及想象

意识和注意

需要和动机

情绪、情感和意志

能力和人格

 

第一章 绪论

一、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二、人的心理的本质

三、心理学发展简史

四、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

 

第一节 绪论

一、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基础心理学/普通心理学,探讨的是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活动规律的科学。

基础心理:以正常成年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为基本、最一般的规律的心理学基础学科。

内容:

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想等)

情绪/情感过程:人对外部世界的态度和体验,反映了需要。

意志过程:心理对目标行为的支配力量。

需要、动机:需要是人内在的不平衡,是心理活动的动力。需要转化为具休的做事动机。

能力:完成任务需的个性心理特征。

人格:各种心理性的总和(先天气质、后天性格)

 

“知情意”

 

二、人的心理本质

问:人的心理怎样产生?依存于什么?来源于何处?

答: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1、无机物和植物没有心理,没有神经系统的动物也没有心理,神经系统越复杂,心理功能越完善。

2、客观事实:狼孩。人的语言、行为、思维、习惯。

 

发展简史(单选题)

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德国著名心理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实验室,标志心理学诞生和独立。

 

学派纷争

构造心理学

机能主义

行为主义

格式塔学派

精神分析

 

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

人本主义

认知学派

生理心理学

量子力学

等等

 

 

 

 

 

 

 

 

[展开全文]
翁炳钦 · 2021-04-20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

游戏才是主导幼儿学习的最佳途径

游戏理论

古典游戏和现代游戏(是精神分析学派和认知学派的解释)

游戏的发展

1.机能游戏(简单重复的动作)

2.象征游戏

3.规则性游戏

幼儿思维的发展

幼儿思维的两大特点:1.具体形象思维

2.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展开全文]
王玫a · 2021-04-19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授课教师

心理咨询师 大咖讲师

课程特色

视频(66)
PPT(21)
下载资料(20)
作业(56)

最新学员

学员动态

王乐2 开始学习 04、第一章 第四节 记忆
林溪 开始学习 13、第二章 第一节 概述3
孙莉亚 加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