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39人加入学习
(1人评价)
2021年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职业技能》教材补充-精讲课
价格 ¥ 1280.00
该课程属于 2021心理咨询师(中科院)-实操就业三证班 请加入后再学习

卡特尔提出,在根源特质中:能力特质是决定个体如何有效的完成预定目标的特质,其中,智力是最重要的能力特质之一。气质特质是由遗传决定的特性,决定个体对情境做出反应的速度、能量、脾气等。动力特质是使人趋向于某一风格的行为动力,是一种积极成分,是人格的动因。

 

原型是指某类事物在个人心目中的典型形象,最初由荣格提出,之后认知心理学家进行了进一步研究。个体在判断某个事物是否属于某个认知类型时,便要使用原型,物体越接近原型,个体就越认为该物体属于某个类别。人们利用原型,可以快速的完成判断。原型是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影响着个体的行事风格。很多原型因人而异,例如,关于什么样的人是好人,不同的人评价标准就很不同,有的人认为诚信可靠是好人,有的人则认为亲切随和是好人

阿德勒认为,有两类父母行为容易导致儿童后来生活中的问题,一是父母给孩子过多的关注,造成溺爱危险,剥夺了孩子的独立性,引起更强的自卑感,会使孩子不能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和挑战。二是对孩子的过度忽视,很少受到父母关注的儿童在长大后会变得冷漠多疑,成年后,较难与别人建立亲密的个人关系。

霍尼:理想自我是指完美的自我意象,由于童年时期遭受父母的忽略和贬低,形成了轻视的自我,个体会感到焦虑和无助,因为形成一种防御方式,将自己缺少什么转化为自己应当成为的样子。在理想自我的控制下,个体会产生很多不切实际的期望。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在童年都会因为生来弱小无力而产生自卑感,自卑感是因对自己某方面不满而产生的一种交织着无力和无助的失望心态。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是个人在追求优越地位时一种正常的发展现象。一旦体会到自卑感,个体就会力求补偿不足而获得优越感,以一种建设性的生活方式来达到自我完善。正是因为有了自卑感,个体需要以心理补偿的方式去克服自卑感。

逃避自由是(沙利文 )的概念。应对自由的消极方式是逃避,从自由的重负下逃离,以避免其对安全感的威胁。选择这条道路的人试图通过放弃自我来消除自我与社会之间的隔阂,但这种逃避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能为个体带来幸福。弗洛姆提出有三种主要的逃避机制:独裁、破坏和趋同。而积极的方式则是创造性的爱和有意义的工作。

弗洛伊德认为,性心理的个体发展,可以分为5个阶段:①口欲期(0-1左右)②肛欲期(1-3岁)③生殖器期(3-5岁)④潜伏期(5-12岁)5.生殖期(12岁以后)

卡特尔认为,构成人格的特质包括共同特质和个别特质。共同特质是一个社区或一个集团成员所具有的特质;个别特质是某个人所具有的特质。共同特质在个体身上的强度和情况并不相同,在同一个人身上也随时间的不同而各异。卡特尔还把个人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统合性人格的统合性体现了人格的组织功能、匹配功能和健康功能。首先,个体的人格组成是多元、复杂、动态的人格元素群,不同的人格元素依照一定的秩序和规则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运行系统,是一个整体,不能被拆散为各个部分。其次,不同人格元素匹配良好是健康人格的条件,否则就会出现失控行为。最后,统合性也是人格健康的指标,健康的个体具有自我统一的人格特征,如果内在的统一性遭到破坏,就会产生心理冲突,出现各种适应困难。

[展开全文]
刘后秀 · 2021-10-15 · 人格心理学 0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是为发展精神卫生事业,规范精神卫生服务,维护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制定。由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12年10月26日通过,自2013年5月1日起施行。

 

(1)伦理与道德的区别:二者相比,道德较着眼于个人对自我的要求,而伦理较着眼于客观性和普遍性的原则;道德较偏重于一般性的判断个人与他人互动行为的对错,而伦理较强调客观性的理由。(2)伦理与道德的联系:伦理学不但被视为是道德哲学,伦理和道德也经常相互为用或被视为同义词。伦理的本质可说是实践道德的人生哲学,并将抽象的道德标准要求落实于具体的伦理规范之中。也就是说,透过对较具体而客观的伦理进行探讨与落实,可在生活中实践较抽象而主观的道德。ABC正确,D选项说反了。

[展开全文]
刘后秀 · 2021-10-15 · 专业概论 0

一,传统行为主义理论

1,经典条件反射

2操作性条件反射

正强化:目的增加行为应用于行为之后给予奖励

负强化:目的增加行为应用于行为之后撤销厌恶刺激

消弱:目的减少行为应用于对行为不施加奖励

惩罚:目的减少行为应用于行为之后给予厌恶刺激或撤销

二,社会学习理论

1,交互决定论

2,自我调节

3,观察学习

自我调节:个体会想象可能的结果,估计可能性,设置目标并想出办法,而 这些都是在个体的思维中进行的,而不是通过奖惩,这就是自我调节机制

观察学习:个体能通过对别人行为的观察,阅读甚至只是听说来学习。

三,人格适应

行为矫正:

系统脱敏

厌恶疗法

生物反馈法

自我效能感:

亲身掌握经验

替代经验

言语说服

生理与情绪状态

 

[展开全文]

一,个体的主观经验差异

知觉风格

心理表征

解释和归因

目标和预期

二,个人建构论

1,人格结构

核心建构与外围建构

紧缩性建构与松散建构

2人格的发展

三信息加工理论

1,知觉风格:个体在感知并对信息进行加工时,有自己的风格。

2,心理表征:信息或知识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和记载的方式,是外部事物在心理活动中的内部再现。

心理表征

原型:某类事物在个人心目中的典型形象

脚本:在某一情境中一系列被认为适当或合乎规定的行为

图式:是存在于记忆中的认知结构或知识结构

[展开全文]

人格结构

自我

理想自

二,人格动力

生理需要(对食物,空气,水,性,健康的需求)

安全需要(对安全,稳定,免遭痛苦,疾病困扰的需求)

爱与归属的需要(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

尊重的需要(对成就,名声,地位,和晋升的需求)

审美需求(对美,艺术,平衡的欣赏和追求)

认知需求(对知识,意义,事物规律的追寻)

自我实现的需要(对实现个人独特价值的追求)

人格发展

1,积极关注的需要

2,价值条件

3,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四,人格适应

1,自我协调

2,自我不协调

 

[展开全文]

一艾森克的人格理论

1人格结构

E(extraversion):外倾

N(neurotisism):神经质

p(psychoticism):精神质

气质

1,气质的三维度:情绪性,活动性,社交性

2儿童的三种气质

适应良好的儿童

难控制的儿童

抑制性的儿童

生物学流派的相关研究

1,抑制和非抑制儿童

2脑电活动和大脑不对称性

[展开全文]

一,人格和特质的定义

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征,是构成人格的基本元素,也是评价人格的基本单位。

人格是一个人的内在心理生理系统的动态组织,是个体面对环境时独特的行为和思想。

奥尔波特的三层次特质理论

特质分为共同同特质和个人特质,个人特质分为首要特质和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特质分为共同特质

共同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根源特质分为  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和动力特质

个别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根源特质分为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和动力特质

大五人格:也被称之为人格的海洋

开放性:具有想象,审美,感情丰富,求异,创造,智能等特质,

责任心:显示胜任,公正,条例,尽职,成就,自律,谨慎,克制等特点。

外倾性:表现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等特质

宜人性;具有信任,利他,直率,依从,谦虚。移情等特质。

神经质性;难以平衡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等情绪的特质,即不具有保持情绪稳定的能力。

特质理论的其他代表

1A型人格

2,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

特质理论的批评与争议:情境论与特质论之争

特质测量并不能很好的预测行为

没有证据能够支持跨情境的一致性

[展开全文]

心理学的学习要点:

应知-概念,理论

应会-方法,技术

应用-咨询,生活

研究对象:人的心理活动(头脑活动)

学心理学目的:实际应用到生活中

让自己的生活过的更好:

看看自己的内心是否更充盈,丰富,强大,在复杂的环境能否过的更好。

处理好生活中的各种关系。

摆脱抑郁,焦虑状态

催眠是心理咨询师的技术

[展开全文]
金香 · 2021-09-15 · 01、心理学的学习要点 0

人格发展

阶段                  适应                    不适应

婴儿期                信任                    不信任

学步期                自主性            羞怯/怀疑

儿童早期             主动性                 内疚

小学期                   勤奋                    自卑

青少年期                同一性              角色混乱

成年早期                亲密                     孤独

成年期                   繁衍                       停滞

老年期                    自我完整                失望 

人格适应

逃避自由

创造性的爱

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是积极的与他人分享,主动的参与,和慷慨的给予。

[展开全文]

一,人格结构

3,自我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感到自己是一个独特的,完整的,连续的充满认同感的内心状态。

同一性危机:个体由于缺乏自我同一性而感到的混乱和失望。

二,人格动力

1,安全感寻求

2,亲密关系寻求

3,自我的寻求

4,自卑与心理补偿:心理补偿和社会兴趣  

[展开全文]

警惕不要发生:

1自以为是 2主观判断 3好为人师 4淡化矛盾

  

 

[展开全文]
孟芳芳2 · 2021-09-08 · 03、备考导学3 0

什么是心理学?

答:研究人的思想和精神的科学。

[展开全文]
孟芳芳2 · 2021-09-08 · 01、备考导学1 0

 人格结构

1 自我

霍尼认为:人格是完整的,动态的自我组成

现实自我——此时此地

真实自我——自我现实

理想自我——完美自我

2 荣格得到潜意识学说

 个体潜意识——原型

原型:面具,阿玛尼喝阿尼姆斯,阴影,自性

3 自我同一性

  一,人格结构

2,荣格潜意识学说

面具:个体根据社会习俗和职业要求,在公共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公开人格。

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心理层面上的阴性特质和阳性特质

阴影:个人潜意识中的负面特征。

自性:人格的核心,是有条理,统合的人格原型。

[展开全文]

人格成因

童年经历

父母教养方式

出生顺序

老大:过度关注

老二:对优越感的强烈追求

老三:过分保护,表现杰出

五人格适应

防御机制——自我保护自身的方式

压抑——职场中受委屈,依然笑脸相迎

否认——你怎么了?没事?

反向形成——越喜欢越欺负

投射——爱屋及乌

合理化——多谢前任不娶之恩

退行——我不要  就不要嘛

转移——踢猫效应

升华——情绪低落,创意无限

人的身心问题都是童年造成的

潜意识 要么自由联想   要么就是  释梦    笔误口误这都是潜意识

[展开全文]

人格结构

意识的三层次理论

潜意识——深藏内心的,无法直接触及的

前意识——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前,能够进入意识层面的

意识——心理最表层,能够清楚感知到的

三我结构

本我——享受原则

自我——现实原则

超我——道德原则

人格动力

1。心理能量:人的心理过程需要能量(心理能量)驱动才能不断地进行下去。

等量原则,平衡原则

2,生本能与死本能

生本能:指向生长,具有积极,建设性的作用

死本能:将死亡的欲望转向其他客体而非自身的攻击性驱力  对立统一  ,互相整合  互相替代

[展开全文]

个案概念化:思维工具 :解释和提出假设的过程

1.精神分析取向疗法:人会受到无意识动机/冲动与压抑之间的冲突、防御机制和早期经验的重大影响

2.安德鲁疗法:人是社会性的,会受到社会力量的影响

3.存在主义疗法:我们通过自己的选择定义自我(人生是B和D中间的字母C)  birth/deth/choice  是你教会别人如何对待你

4.来访者中心疗法(源自人本主义):我们有自己了解自己问题的能力,我们自己也有解决这些问题的资源

5.格式塔疗法(完形疗法)人和环境是交互的过程:个体和自己的行为只有在其所处的环境中才能被充分理解

6.行为主义疗法:每个人都在被学习以及社会文化的条件作用下所塑造(人是被环境塑造的,是反应和刺激之间动物)

7.认知行为疗法:人们的问题源自于自己的想法,以及自己对生活情景的观点(认为1+1>2)

8.现实疗法:所有的问题都存在于当前,而且必须在当前加以解决

9.后现代主义疗法(是指一系列疗法,不止一种):人是健康且有能力的,他们有能力找到理解困境的方法,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专家

10.家庭系统疗法:只有在家庭背景下才能对个体充分进行处理

描述者描述的不一定是全部真相

[展开全文]

心理状况及自我意识等相关问题的评估(精神状况筛查)

1.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用于鉴别各种精神病问题与临床诊断

2.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用于了解来访者的心理问题;用于了解有躯体疾病人员的心理状况;用于调查不同职业群体的心理卫生问题,了解心理健康水平

3.自尊量表(SES):用于评定少年关于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

 

[展开全文]

心理咨询专业伦理主要原则

1.善行

2.责任

3.诚信

4.公正

5.尊重

 

[展开全文]

道德:理论

伦理:行为

法律:行为基准线

 

[展开全文]

授课教师

心理咨询师 金牌讲师
心理咨询师 大咖讲师

课程特色

视频(34)
PPT(2)
下载资料(3)
作业(2)

最新学员

学员动态

王乐2 开始学习 03、备考导学3
王乐2 开始学习 02、备考导学2
孙莉亚 加入学习
刘春霞a 开始学习 202011补充教材(精讲班)
黄姗 开始学习 01、备考导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