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9018人加入学习
(6人评价)
2021年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精讲课
价格 ¥ 1280.00
该课程属于 2021心理咨询师(中科院)-实操就业三证班 请加入后再学习

构造心理学:冯特

格式塔:德语,完形

 

[展开全文]
杨永红 · 2021-06-23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意志品质: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持性

意志障碍分类:

一、意志增多

二、意志减退

三、意志缺乏

四、矛盾意向

动作行为障碍分类:

、精神运动性兴奋

  1. 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
  2. 不协调性精神运动兴奋

二、精神运动性抑制

  1. 木僵
  2. 蜡样屈曲
  3. 缄默症
  4. 违拗症

三、模仿动作

四、刻板动作

五、作态

六、强迫动作

 

[展开全文]
徐敏2 · 2021-07-12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思维:(经验的更新、改组,探索发现新事物)
1、间接性

2、概括性(共性——一般性——概念)

 

思维的操作过程:

1、分析与综合(整体-分解,部分——整体)

2、抽象与概括(抽取共性——共性综合)

 

思维的种类:

1、动作思维

2、形象思维

3、抽象思维

 

聚合思维:——求结论

 

发散思维:——不同答案

 

常规性思维:——已知-解决

 

创造性思维——新异、独特

 

 

 

[展开全文]

3

【单选】在下列感觉中,未经丘脑中转抵达大脑皮质进行信息处理的是( )。

  • A.视觉
  • B.听觉
  • C.嗅觉
  • D.味觉

 

[展开全文]
卢军华 · 2021-10-19 · 第一章 生理基础 0

异常心理:心理冲突认

知和行为一致

逼疯:认知和行为冲突

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冲突造成的(失衡状态)

[展开全文]

行为主义理论

巴甫洛夫对于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原因,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冲突造成的

 

存在--人本主义

潜能“的发展受到了阻碍

 

[展开全文]

婚姻关系--实质是社会性

动机:

1、性需要

2、繁衍需要

3、经济学层面的理性考虑

功利性

因某些条件和标准,而选择对方

理性色彩

平等合作与分工型

平等分担家务,

根据自己的特点,合理分权,

对方的角色均被人口,均被尊重

彼此的价值都得到实现,而且彼此心怀感恩,

家庭气氛和谐稳定

 

[展开全文]
关芳芳 · 2021-03-30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自证预言:自我暗示

 

[展开全文]
董丽娜 · 2021-06-23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极其区分

识别正常心理活动,除此之外是异常

与时俱进,

人是发展性的动物

心理的反面:异常心理活动 不符合现实,不符合大众化的

行为,关系反映心理活动

行为包括: 外显 表情,动作,肢体语言

心理咨询时辩证的过程,不是减法,而是加法

了解想法和认知通过外表,言谈行为,情绪

家庭关系,亲密关系,职场关系,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影响他人的生活。

某种心理现象常模的偏离

文化常模的分离

社会准则的破坏

脑功能失常(生理性问题)

内省经验:经验塑造一个人

病人的主观体验,根据自己经验作出的判断

心理时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应

人没办法赚到认知之外的钱

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不肯放过自己

 

[展开全文]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

电影《黑天鹅》

心理的正面---正常心理活动

功能:

1、能保障人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的生存发展

2、能保障人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正常地肩负责任,使人赖以生存的社会组织正常运行。

3、能使人类正常的、正确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以便创造性地改造世界,创造出更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

心理的反面--异常心理活动

是丧失了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

一、常识性的区分(依据日常生活经验)

1、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

2、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

3、自身社会功能不完善

4、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

二、非标准化的区分

李心天(1991)

1、统计学角度:某种确定心理现象常模的偏离

2、文化人类学角度:对某一文化常模的分离

3、社会学角度:对社会准则的破坏

4、精神医学角度:为古怪无效的观念或行为

5、认知心理学:个体主观上的不适体验

 

三、标准化的区分

1、医学标准

2、统计学标准:心理测量结构

3、内省经验:

        病人的主观体验

        观察者根据自己经验作出的判断

4、社会适应:遵从社会标准

 

心理学的区分原则

郭念锋(1986)

心理是脑对客观事物的主管反应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听一行原则

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一致性原则)

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展开全文]

违背本人意愿地在脑海中涌现出大量观念,内容往往杂乱多变。属于强制性思维,又称思维云集,属于思维形式障碍。           强制性思维

 

思维鸣响是指突然听到自己思考的内容。

 

妄想性障碍又称偏执性精神障碍

突出的临床表现,是出现单一的或一整套相关妄想,并且这种妄想通常是持久的,甚至终身存在。妄想内容有一定的现实性,并不荒谬。个别可伴有幻觉,但历时短暂而不突出。病前人格多具固执,主观,敏感,猜疑,好强等特征。病程发展缓慢,多不为周围人觉察。有时人格可以保持完整,并有一定的工作及社会适应能力。

[展开全文]
李明2 · 2021-09-28 · 第四章 思维障碍 0
  1. 感觉阈限,感受性,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觉阈限
  2.  
[展开全文]
李雨馨 · 2021-03-30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1. 研究对象及内容,
  2.  基本概念体系,
  3. 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

 

科学心理学的建立,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冯特,于1879.德国的莱比锡大学,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展开全文]
傅东辉 · 2021-04-17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的基础学科,诞生于心理学和社会学两个母体。

社会:人的有机结合,很多人,个体+其他人

社会学:研究社会结构、社会活动

侧重于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与社会意识。在社会情境中研究个体的心理与行为。研究的目的是预测行为

侧重于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群体不关注例外的事情。目的是描述群体和社会的行为。

社会行为:人在社会情境中(或想象的社会情境)中的行为系统。

个体的习得行为,亲社会行为,反社会行为,人机合作与竞争,群体决策行为,等。

同一时代的人有时代共性。

社会心理:人与外界在情境中或想象的情境中的心理。

社会刺激-->社会行为(社会行为是其中的中介过程(认知、情感、态度等))

社会刺激=真实事件+想象中的“真实”事件

社会心理的影响因素:即时情境、过去的经验、个体人格特征

 

[展开全文]
周幸稳 · 2021-05-19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单选】在态度三成分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成分。

  • A.外显行为
  • B.情感
  • C.行为倾向
  • D.认知
[展开全文]
王先花 · 2021-06-23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常见心理异常的症状

俄狄浦斯期3-6岁

给自己人生解释时并不解决什么问题。

精神症状的特点

1,症状的出现不受病人意识的控制

因为不受控制所以痛苦

认知:感受外部世界的过程

认知障碍:

1,感觉过敏:感受性增高

神经症,更年期综合症,躯体虚弱状态。

2,感觉减退:感受性降低

抑郁状态,木僵状态,意识障碍。

3,内感性不适:神经症,精神分裂症,抑郁,脑外伤后精神障碍。

知觉障碍:错觉,幻觉,感知综合障碍

[展开全文]

11

【多选】瞬时记忆的编码方式包括( )

  • A.语义
  • B.感觉后像
  • C.语音
  • D.刺激物的形像

 

12

【多选】记忆是( )。

  • A.改变信息和知识经验的存储方式的过程
  • B.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 C.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 D.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展开全文]
卢军华 · 2021-10-19 · 第一章 记忆 0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展开全文]
李雨馨 · 2021-03-30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爱情是一种高级情感,而不是低级情绪

亲密关系的弥补

激情爱:多巴胺:want

伙伴爱:内啡肽:内心满足

谈恋爱:谈是一个论证的过程

潜在价值的最大化,

激情和浪漫消退的时候,还有亲密可依托

[展开全文]
董丽娜 · 2021-06-23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精神分裂症

  1. 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常见精神障碍,具有感知、思维、情绪、意志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
  2. 以精神活动的不协调 和脱离现实为特征,多起病于青少年,常缓慢起病,部分患者可发展为精神活动的衰退,发作期自知力基本丧失

妄想性障碍

  1. 又称偏执性障碍,病因未明,系统妄想(持续3个月以上)
  2. 妄想形式比较固定,内容不显荒诞离奇,是现实生活中可发生的事情
  3. 妄想的发展符合逻辑,有一定现实基础,结构紧密
  4. 患者情感、态度和行为与妄想系统相一致,在不涉及妄想内容的情况下,其他方面的精神功能基本正常
  5. 典型病例缺乏其他精神病理改变
  6. 病程缓慢,持久甚至持续终生,但一般不会出现人格衰退和智能缺损,有一定的生活、工作能力

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

  1. 既往精神状态正常,两周内达到疾病顶峰状态
  2. 症状包括妄想、幻觉、思维形式和结构障碍或情绪与心境障碍
  3. 一天内快速、明显变化,病程不超过3个月,大多持续数天到一个月
  4. 疾病发作前有应激原(亲人亡故、失业、婚姻、战争、恐怖主义)

心境障碍

躁狂发作

  1. “三高”症状:情感高涨、思维奔逸、活动增多
  2. 伴有夸大观念或妄想、冲动行为、睡眠需求减少
  3. 发作应至少持续一周,并有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可给自己或他人造成危害或不良后果
  4. 严重程度不同,临床较轻的成为轻躁狂
  5. 若躁狂发作较重,可伴有精神病性症状

抑郁障碍

  1. “三低”核心症状:心境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失
  2. 心理症状群:思维迟缓、负性认知模式、自罪自责、自杀观念和行为、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焦虑、自知力缺乏
  3. 躯体症状群:睡眠障碍、早醒、进食紊乱、精力疲乏、性功能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焦虑与恐惧相关障碍

广泛性焦虑障碍

  1. 精神性焦虑
  2. 躯体性焦虑
  3.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惊恐障碍

  1. 又称急性焦虑障碍,特点是突然发作、不可预测、反复出现的强烈的惊恐体验
  2. 持续时间段(5-20分钟)伴濒死感或失控感
  3. 间歇期有预期焦虑,部分患者有回避行为

场所恐惧障碍

社交焦虑障碍

特殊恐惧障碍

分离性焦虑障碍

强迫及相关障碍

强迫症

拔毛障碍

 

 

 

 

 

 

 

 

 

 

 

 

 

 

 

 

 

 

 

 

 

 

 

 

 

 

 

 

 

 

 

 

 

 

 

 

 

 

 

 

 

 

 

[展开全文]
徐敏2 · 2021-07-13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授课教师

心理咨询师 大咖讲师

课程特色

视频(66)
PPT(21)
下载资料(20)
作业(56)

最新学员

学员动态

王乐2 开始学习 04、第一章 第四节 记忆
林溪 开始学习 13、第二章 第一节 概述3
孙莉亚 加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