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6188人加入学习
(6人评价)
2021年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精讲课
价格 ¥ 1280.00
该课程属于 2021心理咨询师(中科院)-实操就业三证班 请加入后再学习

二,婴儿词汇的发展

(一)词汇量的发展

1-1.5岁半获得第一批次(30个月内多接触,多听)词汇量月50左右

3岁词汇量达到1000左右

(二)掌握词汇的特点

三,婴儿句子的发展

(一)单词句到多词句

(二)简单句到复合句

四,婴儿与成人之间的言语交往

五,语法的获得

1.5-2.5是婴儿获得母语基本语法的关键,儿童基本能掌握母语的语法规则

言语获得的理论

(一)后天学习理论

1.强化论:巴浦洛夫,斯金纳

2.社会学系说:班杜拉,布鲁纳

(二)先天成熟理论-转换生成说:乔姆斯基

1.语言是利用规则去理解和创造的

2.语法是生成的(LAD)

3,。每一个句子都有其深层和表层架构

(三)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理论:皮亚杰

(在什么样的环境,什么样的语言环境,学到的语言不同)

一,婴儿的气质类型

1.按活动特性划分(巴斯等)

(1)情绪性

(2)活动性

(3)冲动性

(4)冲动性

托马斯和切斯根据适应性,生活节律,情绪状态,趋避性等表现将婴儿气质分为三中类型

(1)容易抚养型(40%):行为倾向于有规律,容易适应。教育策略:防止今后面临复杂冲突时无法适应。

(2)抚养困难型(10)吃,水都不规律。教育策略:充满爱心,耐心

(3)发展缓慢型(35%)(心理上发展缓慢)对心经验适应缓慢,很少表现出强烈的情绪。驾驭策略:顺其自然,因势利导。

(二)婴儿气质的稳定性特征

(三)婴儿气质的可控性和可变性以及其与教养的关系

1.婴儿气质对早期教育的影响

2.早期教育对婴儿气质的影响作用:“拟合优化模型”

二、婴儿基本情绪的发展

(一)婴儿兴趣的发展

1.先天反射性反应阶段(出生-百日前后)

2.相似性物体在认知觉阶段(半岁前后)

3.新异性事物探索阶段(1岁前后)

(二)婴儿的社会性微笑

1.自发性微笑(0-5周)

2.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周-4个月)

3,。有选择性的社会性微笑(4个月以后)(婴儿的自主认识更强)

(三)婴儿的社会性哭泣

1.自发性的哭

2.应答性的哭

3.主动操作性的哭

生理反射性的哭-应答性的哭-操作性的哭

新生儿有多种不同模式的哭声,啼哭的规律都是相同的

婴儿啼哭的5种原因:饥饿,瞌睡,身体不佳,心里不适,感到无聊

(四)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三阶段(母乳的孩子突然断奶)

(五)情绪对婴儿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1.情绪是婴儿早期适应环境的首要心理承担要素

2.情绪是激活婴儿心理活动和行为的驱动力

(1)本能性的驱动力

(2)心理社会性驱动力

3.情绪的社会性参照功能

表情和内在相关性在早期并不存在

三,婴儿的社会性依恋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着(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无意识的偏好或者喜好)

(一)婴儿依恋的发展阶段

鲍尔比等的四阶段划分: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人人如此)

2.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偏爱熟人)

3.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恋母情节)

4。互惠关系形成阶段(能接受母亲的暂时分离)

(二)婴儿依恋的类型(安斯沃斯的三中类型)

1.回避型依恋(20)

母亲(依恋对象)在场或不在场对这类儿童影响不大,母亲离开时他们并无特别紧张或焦虑的表现母亲回来了,往往不予理回,有时也会欢迎母亲的到来,但只是暂时的,一下又走开了(回避)。他们接收陌生人的安慰,婴儿并未对母亲产生依恋的“依恋”

2.安全型依恋(65-70)(容易受骗或者受害)

当最初和母亲在在一起时,很愉快;虽有陌生人,但是有些警惕;母亲离开,停止玩耍,进行探索以及哭。当母亲返回,显得同母亲在一样,继续跟陌生人完。

3.反抗型依恋(10%)(世界上没有好人)

有很高的分离焦虑,由于母亲的离开而感到强烈不安;当再次和母亲团聚时,他们一边试图主动黏住母亲,另一方面又对来自母亲的安慰进行反抗

(三)早起教养对依恋的影响

恒河猴社会性剥夺实验

剥夺母子交往对儿童心理发展有如下损伤:

1失去爱与被爱权利

2失去与客观世界“中间人”

3周围环境成了没有应答的“死环境”

4缺乏母子身体接触,使情绪中枢发育不良,造成儿童情感障碍

(因为没有太多的身体接触,孩子可能患上皮肤饥渴症)

2.衡量婴儿期母亲教养方式的三个标准

(1)反应性

(2)情绪性

(3)社会性刺激

婴儿自我的发展

自我意识:意识的一种形式,是关于作为主体的自我的意识,是关于人我关系的意识。例如:自我感觉,自我评价,自信心等等

认识自己,把自己作为主体从客体中区别出来

(一)婴儿自我的发展过程

哈特的三阶段

1.主体我的自我意识(5-15个月)

2.客体我的自我意识(15-24个月)

共识(客体与主体无法分离)

婴儿期的心理卫生

1,。充足的营养和睡眠

2情感需要,建立安全型母婴历练

3针对不同气质类型特点,积极对待婴儿

4促进婴儿认知活动的发展

安全感的建立是由婴幼儿时间的童年经历就以及奠定依恋的模式

尽量给一点前置教育

 

 

[展开全文]

言语获得的理论:后天学习理论、先天成熟理论、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理论。

我国学者的研究:语言是一个线性的过程,看到、听到、说到……

婴儿的气质类型:

 

 

“皮肤饥渴症”

婴儿期的心理卫生:

一、保证婴儿充足的落差和睡眠,以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

二、关注婴儿的情感需要、建立安全型的母婴依恋;

三、针对不同的气质类型的特点,积极地待婴儿;

四、促进婴儿谁知活动的发展。

[展开全文]

這位老師講的結構與要點都與教材很不相同啊

[展开全文]

婴儿的言语发展

一、婴儿的发音

(一)婴儿发音的阶段性

(二)婴儿发音的特点

二、婴儿词汇的发展

(一)词汇量的发展

(二)掌握词汇的特点

三、婴儿句子的发展

言语获得的理论

 

第六单元 婴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一、婴儿的气质

婴儿的气质类型

1、按活动特性划分(巴斯等)

  • 情绪性
  • 活动性
  • 冲动性
  • 社交性

2、按三种类型划分(托马斯等)

  • 容易抚养型:40%
  • 抚养困难型:10%
  • 发展缓慢型:35%

婴儿气质的稳定性特征

婴儿气质的可控性和可变性机器与教养的关系

婴儿兴趣的发展

  • 先天反射性反应阶段(出生-百日前后)
  • 相似性物体再认知觉阶段(半岁前后)
  • 新异性事物探索阶段(1岁前后)

婴儿的社会性微笑

  • 自发性微笑(0-5周)
  • 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周-4个月)
  • 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4个月以后)

婴儿的社会性哭泣

  • 自发性的哭
  • 应答性的哭
  • 主动操作性的哭

生理反射性的哭--应答性的哭-操作性的哭

新生儿有多种不同模式的哭声,啼哭

啼哭的五种原因:饥饿、瞌睡、身体不适、心理不适、感到无聊

分离焦虑三阶段

情绪对婴儿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1. 情绪是婴儿早期适应环境的首要心理承担着
  2. 情绪是激活婴儿心理活动和行为的驱动力(电影《头脑特工队》)
  • 本能性的驱动力
  • 心理社会性驱动力

      3、情绪的社会性参照功能

 

婴儿的社会性依恋

依恋的类型:

1、回避型依恋

2、安全型依恋

3、反抗型依恋

早期社会性依恋的重要意义

  • 对日后人格特征的影响
  • 影响个体内在工作模式的形成

早期教养对依恋的影响

  • 恒河猴社会性剥夺实验
  • 孤儿院的调查

婴儿期母亲教养方式的三个标准

反应性、情绪性、社会性刺激

婴儿自我的发展

自我意识:

哈特的三个阶段

  1. 主体我的自我意识
  2. 客体我的自我意识

婴儿期的心理卫生

  1. 保证婴儿充足的营养和睡眠,以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
  2. 关注婴儿的情感需要、建立安全型的母婴依恋
  3. 针对不同的气质类型的特点,积极对待婴儿
  4. 促进婴儿认知活动的发展

早期教育策略

  • 基本原则:超前一步(提前一两个月进行教育训练)
  • 发展原则:5个月左右的婴儿喜欢伸手够悬挂的玩具
  • 早教策略:4个月时在婴儿床铺上方悬挂一些玩具,使其能够得到,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培养探索精神
  • 发展规律:1岁2个月左右的婴儿会走路
  • 早教策略:1岁左右扶其行走
  • 发展规律:一岁半左右是语言发展快速期
  • 早教策略:1岁2、3个月进行发音、理解和表达训练
  • 发展规律:2岁左右的婴儿爱听故事
  • 早教策略:1岁半以后多讲故事,要婴儿复述,培养其想象和表达能力。

 

 

 

[展开全文]

授课教师

心理咨询师 大咖讲师

课程特色

视频(66)
PPT(21)
下载资料(20)
作业(56)

最新学员

学员动态

王乐2 开始学习 04、第一章 第四节 记忆
林溪 开始学习 13、第二章 第一节 概述3
孙莉亚 加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