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9088人加入学习
(6人评价)
2021年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精讲课
价格 ¥ 1280.00
该课程属于 2021心理咨询师(中科院)-实操就业三证班 请加入后再学习

童年期孩子的成长速度开始减慢。

童年期的学习

1.学习是小学的主导活动

2.教和学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

3.小学儿童的学习逐渐转向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

4.“学会学习”是小学生最基本的学习任务

5.学习促进小学儿童心理积极发展

记忆的发展

1)复育策略

2)组织策略

3)系统化策略

4)巧妙加工策略

道德发展

1)道德情感的发展

2)道德认知的发展

3)道德 行为的发展

亲社会行为

攻击行为

童年期的同伴交往

友谊的发展

家庭人际关系对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儿童人际交往发展变化趋势

思维形式的发展

1.概括能力的发展

1)直观形象水平

2)形象抽象水平

3)初步本质抽象水平

作文的种类:从具象到抽抽象。

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来进行教育孩子!

榜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二、道德发展

1.道德情感的发展

2.道德认知的发展

皮亚杰采用对偶做事法揭示道德认知三阶段;

1)前道德判断阶段

儿童尚不能判断,直接接受行为的结果

2)他律道德判断

这个时候“要从养育者变成引领者”

3.道德行为的发展

1)亲社会行为

2)攻击行为

3)欺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攻击行为

4.友谊的发展

5.家庭人际关系对童年期心理发展的影响

童年期的心理卫生

1.学会学习

2.培养良好的品行

 

[展开全文]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童年期心理的一般特点:

1.学习逐渐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

2.逐步掌握书面言语

3.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4.心理活动的有异性和自觉性进一步发展

5.集体意识和个性的初步形成

具象的过程到抽象的过程

抽象的部分可以被复制粘贴 ,具象的经验被总结成抽象的后才具有延展性

(三)新的思维结构的形成、

1.掌握守恒

2.形成守恒概念的推理方式

第三单元 童年期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童年期自我描述是从比较具体的外部特诊发逐步转向比较抽象的内部心理特征

(一)自我评价能力的额特点

1.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日益增长

2.自我评价的批判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3.自我评价的额内容逐渐扩大和升华

4.自我评价的稳定性越来越高

(二)自我控制能力

1.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罗滕伯格的延迟满足

2.影响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因素

(1)认知和策略

(2)帮阿勇的作用

(3)家庭教育

二道德发展

(一)道德情感的发展

(二)道德认知的发展

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法揭示道德认知三阶段:
(1)前道德判断阶段(4-5岁)

儿童尚不能判断,直接接收行为的结果

(2)他律道德判断阶段(4,5-8,9岁)

作出判断的主要依据是行为的无直接过,而不是考虑的主要动机

(3)自律道德判断阶段(8,9岁以后)

儿童的道德判断受自己主观价值的支配

(*三)道德行为的发展

1.亲社会行为

2.攻击行为(可能表现为心理上的攻击(自我意识逐渐明确))

3.起伏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攻击行为

欺负与被欺负

(一)欺负及其特征

祈福石指力量较强的一方有意的对另一方施加身体或者心理的伤害行为,与一般攻击性行为相比

欺负的三个基本特征:

(1)未受激惹性

(2)力量的 不平衡性

(3)重复发生性

(二)关于儿童欺负原因的理论解释

1.“竞争假设”理论::对受挫和失败的反应

2.“外部特异性假设”lilun:受欺负的原因是自己有一些外部异常特征

3.“依恋理论”:儿童早期形成的不安全感

4.“心理理论”:儿童对他人心理状态以及他人与其心理状态的的关系的推理或认知

三。童年期的同伴交往

(一)同伴交往的重要意义

(二)同伴交往中儿童的人去特点

1.受欢迎的儿童

2.不受欢迎的儿童

3.受忽视的儿童

四,友谊的发展

(一)友谊对童年期儿童的重要性

(二)儿童对友谊认识的发展

1.(约3-5岁)短期游戏伙伴的关系

2.(约6-9岁)单向帮助关系

3.(约9-12岁)双向帮助关系

4.(约12岁以后)亲密而又相对持久的共享关系

(三)影响选择朋友的因素

1.相互接近

2.行为,品质,学习成绩和兴趣相近

3.人格尊重,心理和谐并相互敬慕

4.人际交往中的协同作用

五。家庭人际关系对童年期心理发展的影响

(一)亲子关系的发展变化

1.父母与儿童直接交往时间明显减少

2.父母教养关注重点转移

3.父母对儿童的控制力量发生变化-三阶段模式

(1)父母控制(6岁以前)大部分重要决定由父母做出

(2)共同控制(6-12岁),父母在一定距离内监督儿童的行为

*(3)儿童控制机(12岁以上,)儿童自己作出更多的重要决定

(二)童年期亲子关系的特点

(三)家长的素质决定亲子关系的质量

童年期的心理卫生

一学会学习

二培养良好的品行(动机模式,行为方式,学习习惯等等更多的注意,很铭感觉察孩子情况,孩子处于被养育和引导的双重过程中)

多动症或注意障碍(遗传,妊娠,家庭和其他社会环境因素)早干预,早治疗

游戏治疗;言语治疗;认知治疗;行为矫正

 

 

 

 

[展开全文]

童年期心理的一般特点

  1. 学习逐渐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
  2. 逐步掌握书面言语
  3. 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4. 心理活动的有意性和自觉性进一步发展
  5. 集体意识和个性的初步形成

家庭人际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一)

 

 

童年期的心理卫生

一、学会学习

二、培养良好的品行

注意:

  1. 对于小学儿童、激发、培养学习兴趣尤其重要。
  2. 多动症或注意障碍
  • 遗传,家族史
  • 妊娠和分娩
  • 家庭及社会因素

干预和治疗

  • 游戏疗法
  • 言语疗法
  • 认知疗法
  • 行为矫正

 

 

 

[展开全文]

延迟满足

小学:学习带来的优越感,小学阶段学习习惯比学习结果更重要

父母从养育者变成引领者(认知,情绪)

抽象记忆变得很多

道德认知

人际交往的受学校的社会环境影响跟家庭渐渐变得弱化

 

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 大众规律-个性化的部分

扩展能力提升。 将来能力应用-值得被重视的部分。

自己总结规律,规则,经验在今后学习中复制

 

我的部分越来越完善,成熟,有自己的意见,有自己的想法。

自我评价--扩展,升华

自我控制-模仿的形式,家长给予支持,引导。

孩子已经建立自己的三观,(人生,金钱,人际关系)

如果父母不支持,否认,干涉的话,孩子会更加逆反。

问孩子你这样做想达到的目的是什么,让孩子有个实现正确的价值观

父母:饲养员-引领者的角色

孩子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独立个体,加以引导而不是否认和干扰。

自我开始清晰和独立,

婴儿期笑时模仿大人的情绪,学会开心和喜悦的情绪,恐惧,害怕等等。通过人的互动学会情绪。

跟电子产品学的话不会学到情绪。

 

儿童被欺负的原因:

孩子在家庭得不到认同,不被重视在学校社会上想取得认同,喜欢有小弟的感觉。出发点不是为了伤害,而是想获得对方的认同,

友谊是进入社会的第一步,12岁以后才能形成和谁交朋友才是值得。

家庭人际关系对童年期心理发展的影响

孩子是复印件,父母是原件。

走向社会过程中,及时给予关注。敏感觉察孩子的情况。养育和引领双向同时进行。

帮助处理社会关系。教会孩子在社会上如何更好的生活。孩子如果有多动症,注意障碍时,早发现,早治疗。

遗传,妊娠之外,家庭,其他社会环境因素。

包容,高压 和父母不一致造成焦虑

 

[展开全文]

授课教师

心理咨询师 大咖讲师

课程特色

视频(66)
PPT(21)
下载资料(20)
作业(56)

最新学员

学员动态

王乐2 开始学习 04、第一章 第四节 记忆
林溪 开始学习 13、第二章 第一节 概述3
孙莉亚 加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