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什么东西,直接表达出来,这是一个常常被误解的好习惯。

我认识一些人,羞于说出自己的需求,认为后者是没有涵养的体现。

直接的后果是会吃亏。

大家一起吃饭,你没吃饱,又不好意思加菜,你一客气,就只能饿肚子。

吃亏之后还发作不得,别人会反问:「谁叫你不说?」

但这种反问,其实也有点无理。

听上去是说:「你不说,我才没有满足你的需求,要怪只能怪你自己」。

它背后藏了一句漂亮话:「只要你说出来,你要什么我都能满足」。

实际上真有这么豪爽吗?

未必。

你真的说出来了,对方说不定又找别的借口推三阻四。

但你没说,正好把责任一股脑儿推给你。

「老板,我想涨薪!」我说出来,老板就会听吗?

事实上,只有小朋友过圣诞节的时候才会相信,我说出想要的东西,就会有别人帮我实现。

所以,如果劝一个人:「想要什么你就说啊」,这人大可以反驳:「我说了,就能给我吗?」当然不一定。

那我何必要说?

问题是:一旦这样想,事情就陷入了死循环。

你不说,需求永远不被满足。

需求不被满足,就更加不想说,最终拿到的东西越来越少。

金庸小说《侠客行》里,石破天的妈妈就拿这套理论,教儿子万事不求人:「人家想给你的,你不用说,人家自然会给你;人家不肯的,你苦苦哀求也是无用,反而惹得人家讨厌。」

听起来很有道理么?但石破天的妈妈是何许人?

书中交代,年轻时曾是人才武功俱佳的侠女,最终步步失意,沦为村妇。有些各方面条件都不如她的女性,后来倒崛起为武林中的中产阶级。学习前者的座右铭,是有风险的。

所以,不求人并不是件好事。

尽管我们承认,表达自己的需求并不一定意味着会被满足——不妨反过来说,大多数时候都不能被满足——把它大声说出来仍然是有好处的。

第一,它让别人知道,我们存在互惠的可能。

如果一个人对老板说:「老板,我想涨薪!」

他除了被老板踢飞之外,还会有什么结果?结果是,他明白无误地让老板了解到,他是有野心的。

这不能算一件坏事。

因为这个野心告诉老板:「我是一个愿意努力的员工」。

但是大多数人不理解这一点,他们以为自己一开口谈钱,就是在说:「我是一个贪婪的人」;

老板踢飞他的同时,是在警告他:「我根本不想满足你的需要,因为不好意思,我就是非常讨厌你,无论如何都不想成全你的贪婪。」

基本上,老板没有这么想问题的。

老板思考问题的方式,是怎么让他自己赚更多的钱。

所以,他如果拒绝你,更有可能表达的是:「我知道你的诉求,但我不会平白无故做慈善。想要更高的薪水,你就想办法给团队带来更高的利润。你帮我,我帮你。」

人与人的互惠,很大程度上依靠交换而实现。

经济学告诉我们,交换构成了市场,市场让每个人生活得更好,让人们的幸福总量得以增加。

而交换的前提,在于每个人都说出自己想要什么。

想要面包,用钱来换。

想要钱,用劳动来换。

你想从我这里满足需求,我也希望借助你获得好处,只要存在这一前提,双方就可以建立关系。

无论是买家和卖家,老板和雇员,甲方和乙方,父母和孩子,丈夫和妻子,包括读者和作者,都可以互助互利,满足彼此的一部分需求,大家都会过得好一些。

怕就怕什么呢?——你不说,我不知道你要什么。

我以为你无所求,我就会去找别人。

表达需求的第二层好处,在于减少误解。

前面说了,有人会用「谁叫你不说?」来解释一切照顾不周。

他可能说的是对的,我们没有从对方那里获得帮助,的确只是因为他不知情。

但我们永远无法确定真相是什么。

也许这事背后还有别的阻力?

我们不知道。

我有一个女性的来访者,跟她丈夫就是典型的这种互动。

丈夫逃避了很多在家庭生活中的责任:衣食住行,照顾孩子,陪伴,包括忠诚。

妻子愤怒的时候他总是摆出一脸无辜:「你也没说过你要我这么做。」

妻子于是学会了直接提要求:「我要你今天早点回家」,「我要你吃完饭刷碗」,「周一三五你陪孩子写作业」,「我们吵架的时候,我希望你先哄我」,「我不许你晚上跟女同事私聊,哪怕是在谈工作」……很快,丈夫承认:「有些要求太高了,我做不到。」

结婚十多年,他头一次说这句话:「我做不到」。

有人说,你看你看,你出的什么鬼主意?这两个人关系不是更糟了吗?以前还可以假装表面和谐,现在撕破脸了,两个人今后还怎么相处?

但说出「做不到」,不是坏事。

本来就不是妻子有要求,丈夫就必须无条件地做到。

他可以做不到,或者不想做,他有自己在能力以及意愿上的边界。

但是只有两个人沟通到这里,才会逼他看到问题所在:「你有需求,我满足不了……」

这时候,这段关系中的矛盾,才会第一次呈现出它本来的形状。

这就没有误解的余地,双方都看清问题,才可以着手应对问题。

没有抱怨,没有指责,没有委屈,没有「谁叫你不说」和「难道我不说你就不做」。

事情都摆到台面上,就开始了相互沟通和妥协。

事实上,在我做咨询的经验中,两个人认识到需求上的差异,短暂的冲突之后,关系往往会变得更好。

这对夫妻也是这样。

丈夫承认「做不到」之后,妻子对婚姻关系的感觉反而变好了。

她跟丈夫达成了很多协议,两个人对婚姻都投入了更多。

事实上,就这个案例而言,还有更深一层的互动。

他们的关系变好,也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丈夫发现妻子变得更体贴了。

而妻子变化的原因,在于她明确了自己的需求:「我需要你给我……」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一个人明确表达了自己的需求,她在关系中往往会变得主动一些。

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为了实现自己的需求,积极地谋求关系。

但按我的理解,这个变化不那么简单,背后还有更微妙的心态。

「我需要你给」,这句话的主语是「我」。

一个人说「我需要你给」,也就承认了,这些事本不是「你应该给」。

有些时候,我们会把自己的需求误以为是「你应该」。

两种说法有本质上的差别。

我们常常注意不到这一点,因为我们不自觉会把自己的需求抬得很高很高。

这样一来,我们就以为自己想要的一些东西,是天经地义就该被满足的。

在这个框架里我什么都不用做。如果你满足不了,那只能是你的问题。

这样很好,除了一点——它不是真的。

真相是什么呢?真相是那只是「我」的小小愿望。「我」不算很渺小,但也没有很重要,重要到某个人就必须为它而让步。

世界自有它运行的规律,很可能跟我的愿望是冲突的。

倒不意味着有什么问题,只是自然规律。

我想要的东西,照顾也好,让步也好,关心也好,爱也好,就是有可能要不到。

本来啊,别人凭什么让着我?

意识到这一点,一个人会更平和,平和的副产品则是更多投入和付出。

比如我想成功,而我只是在等:「我这么有才华,怎么还没人看见?人们都瞎了吗?」

等的时候会很生气,或者受伤,因为从任何角度,这个世界都没有睁开眼看我的迹象。现在我谦卑地认识到,等是等不来的。

那只是「我」的需求,对别人而言根本不重要。只有我把它当一回事,那就只能我来为它做点什么。

所以,我才要把工作做得更卖力一点。

这是第三点好处,我承认「我」的需求,我会变得更主动。

虽然如此,有人还是不愿意说出自己的需求。

「说出来有什么用,别人又不会给……」

话是没错,但给不给是别人的事,说不说还是你的选择。

我以前觉得,这是太害怕被拒绝。现在渐渐多理解了一层,这种心态背后,隐藏着很深的脆弱。

一个来访者告诉我,他对别人说「我想赚钱」,就好像不穿衣服站在别人面前一样羞耻。

因为那是非常私人的情感,并没有什么伦理道德的大旗可以掩护。

你想要,就是你想要,赤裸裸暴露出自己的欲望,自己的软肋,和自己的渺小,任人品评和围观。

别人给了你,也像是施舍你。

更不用说别人还有可能拒绝你。

所以啊,我能理解那些最终选择沉默的人。

他们面前有一扇紧闭的门,他们始终徘徊在外,因为他们从未伸手去敲,也并不确定自己想进。

用这种方式他们损失了一些好处,却保住了自己的尊严。

只是有时候,面对他们的哀怨或委屈,我想提醒他们:我们还可以拿到更多,代价是承认自己真的想要。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学习交流之用。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