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感觉安全”疗法,治好了50.8%被害妄想者


当人们说自己“好没安全感呀”,ta可能有两种意思:


要么是“环境真的不安全”,要么是“在安全的环境中,感觉不安全”。


对于后一种情况,牛津大学临床心理学家Daniel Freeman教授和同事认为,安全感也可以通过“努力重建内心”来得到。


他们开发了一种“感觉安全(Feeling Safe)疗法”。通过帮助人们重新认识到自己是安全的,来抵消和取代“危险记忆”。


这套方法是:通过练习减少担忧、改善睡眠、增强自信。从而在人们陷入“非理性恐惧”时,降低防御,完全投入到当下和体验中,了解到自己其实很安全。

162726729696688748.png

这套疗法首先针对的是“迫害妄想”患者。


有被害妄想的人,生活在没有安全感的世界。总觉得别人要陷害自己,担心出门就会遭遇不测……病人不但容易出现自杀念头,还会增加患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风险。


据一项最新发表在《柳叶刀·精神病学》的研究,“感觉安全(Feeling Safe)疗法”可能是治疗被害妄想最有效的方法,超过一半的患者在治疗后达到了康复标准。


牛津大学的学者招募了130名有持续性被害妄想的患者,让他们分别接受常用的心理疗法和“感觉安全疗法”的治疗,在治疗结束6个月后评估他们的症状。


研究表明:


“感觉安全疗法”使得50.8%的被害妄想患者达到了康复的标准,传统心理疗法(为患者提供有同理心的和支持性的人际接触)让34.9%的患者达到了康复标准。


“感觉安全疗法”相比于传统心理疗法,在七种治疗标准中取得了更好的效果(降低总体偏执程度、减少愤怒、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患者满意度高、总体生活质量高等)

162726739929087303.png

研究者表示:“‘感觉安全疗法’通过长期和个性化的治疗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感,那些曾经有被害妄想的人,可以不再担心有人会攻击自己,重新拥抱美好的生活。


02性侵创伤的修复过程,关键在头三个月


一切非自愿的、未经同意的性接触,都是性侵害。


世卫组织的数据显示,全世界三分之一的女性在其一生中会遭受“来自亲密伴侣(或非伴侣)的身体暴力、性暴力”。


华盛顿大学发表于《Trauma, Violence & Abuse》的一项研究发现,性侵幸存者有81%的可能性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而遭性侵后的“头三个月”是自然恢复的关键期,此后的平均恢复速度减慢。


研究者分析了22项研究,这些研究评估了性侵幸存者的PTSD的症状,包括了性侵发生后各个时间节点,共涉及2106名性侵犯受害者。


研究表明:


81%的性侵幸存者在一周后出现明显的PTSD症状。75%的幸存者在一个月后符合PTSD的诊断标准;


性侵幸存者的PTSD患病率在三个月后下降为 54%,一年后下降为 41%。

研究者表示:“与其他形式的创伤相比,性侵带来的PTSD患病率更高、症状更严重,因为幸存者面临着污名化和其他风险。具体来说:


PTSD的认知理论认为,在任何形式的创伤后,幸存者往往会形成关于自己(“我受到永久性损害”)、他人(“没有人值得相信”)和世界(“社会是完全危险的”)的消极信念;


当幸存者告诉他人自己遭到了性侵犯时,可能会收到比其他创伤更多的社会负面回应(对幸存者的指责); 


性侵犯比其他创伤更有可能产生特定的情绪反应,如愤怒、内疚和羞耻,这些情绪使得患者更难处理和创伤有关的其他情绪,从而阻碍PTSD的康复”。


03只要在室外待一会,就可以深度按摩你的大脑


近日一篇发表于《The World Journal of Biological Psychiatry》的研究揭示:每天在户外呆一会对大脑认知功能的好处,类似于体育锻炼及认知训练。


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发展研究所的学者在半年内跟踪调查了6名参与者,并对他们的大脑进行了280多次扫描,每次扫描前都要求参与者报告过去 24 小时内的行为,特别是在户外度过的时间。


研究表明:


过去24小时在户外度过的时间越久,大脑的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LPFC)中灰质的比例越大,这与更强的行动计划和认知控制有关(灰质减少与精神疾病的发病有关);


过去24小时在户外度过的时间,可以解释 DLPFC 灰质比例3%的变化,这与体育运动和认知训练的影响大小类似(2-5%);


即使控制了日照时间、空闲时间、身体活动量和液体摄入量等因素的影响,在户外度过的时间仍会对大脑产生积极影响。

162726782376353128.png

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LPFC)位置如图B所示,图C表明过去24小时在户外的时间和DLPFC的灰质占比正相关。


研究者表示“不管是普通人还是精神疾病患者,每天简单散个步,就可以改善注意力、情绪和整个心理健康状况”。


这项发现为精神障碍的治疗提供了神经科学支持。


“临床医生可以将在新鲜空气中散步作为处方的一部分”,研究合著者、UKE精神病学和心理治疗系博士后Anna Mascherek说。


04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ta们不是“酒鬼”,而是“患者”


“物质使用障碍”,包括因各种原因而导致的物质成瘾,比如吗啡成瘾和酒精成瘾。


中国的酒精依赖患者至少在2000万以上(李建华,2019年)。2019年黄悦勤教授等人在《柳叶刀·精神病学》上的统计发现,物质使用障碍是中国第三大精神障碍,仅次于焦虑症、抑郁症。

162726786238002982.png

但一项发表于《神经精神药理学》的的研究表明,近90%的患者不愿意接受治疗。这与该病的严重污名化有关。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认为:


对“精神活性物质使用障碍”的污名化(如称病人为“瘾君子”、“酗酒者”),使得患者不愿意就医,自尊心和自我价值感降低,常常导致更严重的物质滥用。


使用“以人为本的语言”可以减少污名化:“以人为本的语言”,认为疾病只是ta生活中的某个方面,而不是ta作为一个人的定义。例如,某人应该被描述为“有精神分裂症的人”而不是“精神病”。类似地,不应该称任何人为“瘾君子”或“酗酒者”,而应该称为“具有物质使用障碍的患者”。


研究者表示:“我们用来描述疾病的语言,可以对经历这些疾病的人产生直接的影响。减少污名化的努力,会减轻患病给个人带来的心理负担,帮助人们从疾病中康复。”


05第一次“自伤”行为最常发生在12岁


最近一项发表于《JAMA Network Open》的研究发现,第一次自我伤害最常发生在12岁左右。而且,自伤5次(或更多)的孩子,疼痛的阈值也会更高(越来越感觉不到疼痛)。

162726789621374364.png

在这项实验中,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等机构招募了64名有过自伤行为的英国青少年,每个人都接受了一系列测试(包括热检测、压力痛阈)……重点分析自伤行为和身体感觉之间的关系。


结果发现:受试者在过去自我伤害的次数越多(5次及以上),敏感度的阈值(无论是疼痛还是非疼痛)都会显著增加。


并且,自伤行为对“敏感度”的破坏甚至包括了无害刺激。也就是说,孩子们可能越来越“什么都感觉不到”。


科学家们被自伤行为对年轻人的影响之大所震惊。但暂未能确认这种敏感性显著降低,究竟是预判自伤风险因素,还是多次自伤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