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418人加入学习
(0人评价)
渊大教育消防工程师题库

渊大教育消防工程师题库

价格 ¥ 1280.00
该课程属于 2021年一级消防钻石无忧班 请加入后再学习

1、手动报警按钮、区域显示器、消防电话插孔地面距地面高度1.3m-1.5m;防火门的电动开么器底边距地高度0.9m-1.3m

2、根据《报警规》3.3.1,报警区域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报警区域应根据防火分区或楼层划分;可将一个防火分区或一个楼层划分为一个报警区域,也可将发生火灾时需要同时联动消防设备的相邻几个防火分区或楼层划分为一个报警区域。
  2. 电缆隧道的一个报警区域宜由一个封闭长度区间组成,一个报警区域不应超过相连的 3个封闭长度区间;道路隧道的报警区域应根据排烟系统或灭火系统的联动需要确定,且不宜超过150m
  3.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的报警区域应由一个储罐区组成,每个50000m3及以上的外浮顶储罐应单独划分为一个报警区域。
  4. 列车的报警区域应按车厢划分,每节车厢应划分为一个报警区域。

3、 根据《报警规》5.3.3,下列场所或部位,宜选择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

 1)电缆隧道、电缆竖井、电缆夹层、电缆桥架。

2)不易安装点型探测器的夹层、闷顶。

3)各种皮带输送装置。

4)其他环境恶劣不适合点型探测器安装的场所。

4、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适用高度≤12m;火焰探测器适用高度≤20m。

5、根据《报警规》4.1.1条文说明,通常在火灾报警后经逻辑确认(或人工确认),联动控制器应在3s内按设定的控制逻辑准确发出联动控制信号给相应的消防设备,当消防设备动作后将动作信号反馈给消防控制室并显示。

6、根据《报警规》5.4.1,下列场所宜选择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

 1)具有高速气流的场所。

2)点型感烟、感温火灾探测器不适宜的大空间、舞台上方、建筑高度超过12m或有特殊要求的场所。

3)低温场所。

4)需要进行隐蔽探测的场所。

5)需要进行火灾早期探测的重要场所。

7、根据《报警规》6.2.8,点型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 并宜接近回风口安装。探测器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包含与墙壁、粱边距离)。

8、根据《报警规》6.2.3,在有梁的顶棚上设置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感温火灾探测器时,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小于200mm时,可不计梁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当超过600mm时,被梁隔断的每个梁间须臾至少增设一只探测器;当梁间净距小于1m时(视为平顶棚),可不计其影响。

9、根据《报警规》6.2.18,感烟火灾探测器在格栅吊顶场所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镂空面积与总面积的比例不大于15%时,探测器应设置在吊顶下方

镂空面积与总面积的比例大于30%时,探测器应设置在吊顶上方

镂空面积与总面积的比例为15%一30%时,探测器的设置部位应根据实际试验结果确定

探测器设置在吊顶上方且火警确认灯无法观察时,应在吊顶下方设置火警确认灯。

地铁站台等有活塞风影响的场所,镂空面积与总面积的比例为30%~70%时,探测器宜同时设置在吊顶上方和下方

10、根据《报警规》6.2.16,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设置在顶棚下方的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至顶棚的距离宜为0.1m。探测器的弯曲半径宜大于0.2m;探测器至墙壁的距离宜为1m-1.5m

2)与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连接的模块不宜设置在长期潮湿或温度变化较大的场所。对于保护对象为皮带输送装置时,过热点一般为输送机的机头和机尾部位,故探测器宜设置在输送机机头和机尾部位

11、湿式系统和干式系统的联动控制方式,应由湿式报警阀压力开关的动作信号作为触发信号,直接控制启动喷淋消防泵,联动控制不应受消防联动控制器处于自动或手动状态影响。

12、预作用系统的联动控制方式,应由同一报警区域内两只及上独立的感烟火灾探测器或一只感烟火灾探测器与一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作为预作用阀组开启的联动触发信号。由消防联动控制器控制预作用阀组的开启,使系统转变为湿式系统;当系统设有快速排气装置时,应联动控制排气阀前的电动阀的开启。

13、雨淋系统的联动控制方式,应由同一报警区域内两只及以上独立的感温火灾探测器或一只感温火灾探测器与一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作为雨淋阀组开启的联动触发信号。应由消防联动控制器控制雨淋阀组的开启。

14、自动控制的水幕系统的联动控制方式,当自动控制的水幕系统用于防火卷帘的保护时,应由防火卷帘下落到楼板面的动作信号与本报警区域内任一火灾探测器或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作为水幕阀组启动的联动触发信号,并应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水幕系统相关控制阀组的启动;仅用水幕系统作为防火分隔时,应由该报警区域内两只独立的感温火灾探测器的火灾报警信号作为水幕阀组启动的联动触发信号,并应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水幕系统相关控制阀组的启动。

15、按工作原理分类可分为剩余电流保护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测温式(过热保护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故障电弧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其保护线路的长不宜大于100m)

16、消防控制室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单独建造的消防控制室,其耐灭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2)附设在建筑内的消防控制室,宜设置在建筑内首层或地下一层,并宜布置在靠外墙部位

3)不应设置在电磁场干扰较强及其他可能影响消防控制设备正常工作的房间附近

4)疏散门应直通室外或安全出口

17、根据《报警规》3.4.8,消防控制室内设备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设备面盘前的操作距离,单列布置时不应小于1.5m;双列布置时不应小于2m
  2. 在值班人员经常工作的一面,设备面盘至墙的距离不应小于3m
  3. 设备面盘后的维修距离不宜小于1m
  4. 设备面盘的排列长度大于4m时,其两端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m的通道
  5. 与建筑其他弱电系统合用的消防控制室内,消防设备应集中设置,并应与其他设备间有明显间隔。

18、根据《报警规》11.2.3,线路暗敷设时,应采用金属管可挠(金属)电气导管Bl级以上的刚性塑料管保护,并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的结构层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30mm

根据《报警规》11.2.3,线路明敷设时,应采用金属管、可挠(金属)电气导管或金属封闭线槽保护。

19、1)非独立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不应接入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探测器回路。独立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自成系统,不需要配接电气火灾监控设备,因此是可以直接接人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探测器回路;

2)保护对象为1000v及以下的配电线路,测温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应采用接触式布置;1000V以上选择光栅光纤或红外测温;

3)在无消防控制室且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设置数量不超过8只时,可采用独立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

4)具有探测线路故障电弧功能的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其保护线路的长度不宜大于100m;(切记一定不要和线型可燃气体探测器保护区域长度不宜大于60m混淆);

5)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应以设置在低压配电系统首端为基本原则,宜设置在第一级配电柜(箱)的出线端。在供电线路泄漏电流大于500mA时,宜在其下一级配电柜(箱)设置。

20、1)根据《报警规》4.8.3,学校、工厂等各类日常使用电铃的场所,不应使用警铃作为火灾声警报器;

2)根据4.10.1,消防联动控制器应具有切断火灾区域及相关区域的非消防电源的功能,当需要切断正常照明时,宜在自动喷淋系统、消火栓系统动作前切断。火灾时可立即切断的非消防电源有:普通动力负荷、自动扶梯、排污泵、空调用电、康乐设施、厨房设施等。火灾时不应立即切掉的非消防电源有:正常照明、生活给水泵、安全防范系统设施、地下室排水泵、客梯和1-111类汽车库作为车辆疏散口的提升机;

3)根据4.6.4,非疏散通道上设置的防火卷帘联动控制时,应由防火卷帘所在防火分区内任两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作为防火卷帘下降的联动触发信号,并应联动控制防火卷帘直接下降到楼板面;

21、根据《报警规》4.4.2.4,平时无人工作的防护区,可设置为无延迟的喷射,应在接收到满足联动逻辑关系的首个联动触发信号后按本条第3款规定执行除启动气体灭火装置、泡沫灭火装置外的联动控制;在接收到第二个联动触发信号后,应启动气体灭火装置、泡沫灭火装置。本条第3款的内容为联动控制信号应包括下列内容:

1)关闭防护区域的送(排)风机及送(排)风阀门。

2)停止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及关闭设置在该防护区域的电动防火阀。

3)联动控制防护区域开口封闭装置的启动,包括关闭防护区域的门、窗。

4)启动气体灭火装置、泡沫灭火装置,气体灭火控制器、泡沫灭火控制器,可设定不大于30S的延迟喷射时间。

在有人工作的防护区,应启动设置在该防护区内的声光警报器,通知防护区有异常情况发生,提醒防护区内的工作人员尽快撤离,对于无人工作的防护区,则不用在防护区内设置声光警报器

22、根据《报警规》4.4.2,气体灭火控制器、泡沫灭火控制器直接连接火灾探测器时,控制器在收到首个联动触发信号后并不启动灭火装置释放灭火剂,而是启动设置在该防护区内的火灾声光警报器,提醒有异常情况发生,这时防护区内的人员应尽快撤离当控制器收到第二个联动触发信号后,控制器发出联动指令,关闭风机、防火阀等设备,启动灭火装置释放灭火剂。紧急停止按钮只有在系统处于延迟阶段才能停止系统动作,一旦气体灭火装置释放灭火剂,紧急停止按钮将失去作用。

23、根据《报警规》4.6.2,防火卷帘的升降应由防火卷帘控制器控制

1 )联动控制方式,防火分区内任两只独立的感烟火灾探测器或任一只专门用于联动防火卷帘的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应联动控制防火卷帘下降至距楼板面1.8m处任一只专门用于联动防火卷帘的感温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应联动控制防火卷帘下降到楼板面;在卷帘的任一侧距卷帘纵深0.5m一5m内应设置不少于2只专门用于联动防火卷帘的感温火灾探测器

2)手动控制方式,应由防火卷帘两侧设置的手动控制按钮控制防火卷帘的升降。

根据4.6.4,非疏散通道上设置的防火卷帘的联动控制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联动控制方式,应由防火卷帘所在防火分区内任两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作为防火卷帘下降的联动触发信号,并应联动控制防火卷帘直接下降到楼板面。
  2. 手动控制方式,应由防火卷帘两侧设置的手动控制按钮控制防火卷帘的升降,并应能在消防控制室内的消防联动控制器上手动控制防火卷帘的降落。

24、 根据《报警规》6.2.15,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探测器的光束轴线至顶棚的垂直距离宜为0.3-1.0m,距地高度不宜超过20m

2)相邻两组探测器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4m,探测器至侧墙水平距离不应大于7m,且不应小于0.5m,探测器的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距离不宜超过100m

3)探测器应设置在固定结构上。

4)探测器的设置应保证其接收端避开日光和人工光源直接照射。

5)选择反射式探测器时,应保证在反射板与探测器间任何部位进行模拟试验时,探测器均能正确响应。

25、根据《报警规》3.3.3,下列场所应单独划分探测区域:

1)敞开或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

2)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消防电梯与防烟楼梯间合用的前室、走道、坡道。

3)电气管道井、通信管道井、电缆隧道

4)建筑物闷顶、夹层。

[展开全文]

授课教师

一级消防金牌讲师

课程特色

作业(247)
考试(13)

最新学员